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市萨拉齐二中:扣满10分劝退 学生很忐忑
内蒙古新闻网  12-05-21 10:1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扣满8分做警告处理、扣满9分做旁听生处理、扣满10分做劝退处理。每次考试成绩年级排名下降10个名次扣1分(年级后50名扣4分)。

  5月13日,包头市萨拉齐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召开了家长会。会后老师要求学生家长签订一份《关于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协议》,协议中称如果扣满10分就面临被劝退。协议究竟是激励学生学习,还是另有原因?记者进行了调查。

  扣满10分劝退 排名靠后调班

  5月13日,包头市土右旗萨拉齐第二中学召开高二年级学生家长会,老师除了介绍前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给部分学生家长开了一个小会。会上老师表示,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成绩,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实现学生高考奋斗目标,要求每位家长和学生配合学校签订一份《关于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协议》。

  协议内容称,年级组将严格按照《萨拉齐二中德育十分制》,对违纪学生进行考核处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考试成绩将按照年级组以下规定处理:(1)不按时交作业或作业有严重质量问题者,每次扣一分;(2)每次考试成绩年级排名每下降10个名次扣一分(年级后50名扣4分)。以上考核扣满8分做警告处理,扣满9分做旁听生处理,扣满10分做劝退处理。(3)每次考试中,文科(1)班120名后学生和理科(9、10、11、12)班300名后学生如没有明显进步,将调出本班。

  学生:是为提高升学率

  这份协议签订后,成了学生们讨论的热点,哪位同学签协议了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5月16日,高二学生王强(化名)告诉记者,“老师说必须签,开完家长会就让签字了,现在有的学生签字了,有的学生还持着观望的态度。老师说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要是学生不好好学习就让回家。”

  记者统计发现,除高二(1)班、(7)班两个快班外,高二(13)班和(4)班有5名学生、高二(11)班有10名学生、高二(12)班有5名学生签了协议,其他班级也有被要求签协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排名大部分都在全年级300名以后。

  高二6班同学亮亮(化名)告诉记者:“每天老师拧着让我们签字,说是为了鼓励学习。要是不签字老师的态度就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以我的成绩,等下次考试的时候就该被劝退了。现在班里很多学生还没签呢,都等着‘最后通牒’,看情况呢。”

  采访中,学生们说,签协议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让学习不好的学生回家,以不影响升学率。

  记者了解到,高三年级也存在类似情况。

  高三年级的一名学生说:“前几天,我就回家休息了几天,不过不是因为学习,是我个人表现不好,老师委婉地让我回家休息。我们班还有一个当旁听生,等着考试的时候来参加高考呢,估计也考不上。”

  据了解,萨拉齐第二中学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周边的村子。

  副校长:系老师个人行为

  萨拉齐二中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周建表示,对这件事情并不知情,也没听说学生说签协议的事情。协议上没有学校的公章,就说明不是学校行为,纯属老师的个人行为。

  “学校学生的数据都已经录入到教育局了,不可能凭借一个协议就劝退。”周建说,开除一个学生,是要开校委会的,学校单个领导没有这个权力,老师更没有这个权力。

  年级组长:和家长协商签的

  而高二年级组组长张永贵表示:“我们开家长会的时候确实是让家长签订这个协议,但是这个协议就是‘吓唬’学生的。即使是被扣了10分,也不可能开除,孩子只要端正了学习态度,还可以继续上课。而且签订这个协议是和家长协商好的。起初打算让部分学生签协议,可是家长表示部分学生签了没签的就有懒惰心理了。所以,几乎每个家长都签订了协议,现在大部分家长签字都交上来了。”

  张永贵说,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睡觉、逃课,所以才想了这个办法,“老师和家长协商签了这个不可能执行的协议,但是学生不知道”。主要是通过这个方式,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即使是能学会一两个单词,也比睡觉强,没有其他想法,也不可能劝退”。

  张老师表示,如果家长和学生认为不妥,就换个方法来激励。

  教育局:尽快调查制止

  采访中,土右旗教育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即使是激励学生学习,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方式。这个情况比较严重,会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派工作人员到学校调查情况,制止这种行为。

  包头市教育局基教科刘姓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教育部门不允许老师对学生用施压的教学方式,更不允许使用这种负面的方法教育学生,会尽快调查清楚这件事,给家长和学生一个合理的说话,保证学生轻松、健康的学习环境。(记者时婷婷 刘志鹏 实习记者朱俊阳)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赤峰市首个女子特...
为"最美教师"祈福
体会新变化
杜鹃花开游人来
获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威风锣鼓响欢乐夕阳红
18匹赛马奔赴蒙古国参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