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有个荷叶花嘎查,不仅名字美,环境也美。5月25日,记者走进这个移民新村,果真让眼前的美景一下子感染了:远处,几叶轻舟荡漾在天然湖泊上,鸟儿在一望无际的湿地上空飞舞;近处,嘎查的路边绿柳垂髫,新建的房屋都是红顶蓝墙,进进出出的村民满脸都是幸福。
该嘎查位于扎鲁特旗东南部,是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聚集地,境内因有一处80万亩的湿地而声名远扬。过去,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牧民过度放牧,致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被誉为“天然氧吧”的湿地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2009年,该旗启动荷叶花湿地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建设工程。两年时间内,该嘎查先后有140户549人搬迁转移,完成了142.4万亩封禁保护及生态综合治理。为安置好转移出去的牧民,该嘎查一方面统一规划建设了住宅、院落和棚圈,配备了太阳能、沼气池等设施,一方面引导牧民走集约化增收致富的路子,建起了育肥牛场。嘎查党支部书记呼格吉乐吐介绍,这个育肥牛场每年出栏肥牛1.4万头左右,效益相当可观。
通过合理规划村落、集约发展养殖业,该嘎查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迅速恢复。由于增收致富的路子多了,嘎查里几乎没有到外地打工的牧民。一部分牧民在家庭牧场搞舍饲养羊,一部分在嘎查育肥牛场和奶站上班,还有一部分搞起餐饮和旅游。目前,全嘎查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年收入5万元的牧民有70户,10———20万元的牧民有40户,30%的牧民购买了小汽车。(记者 郭洪申 通讯员 刘浩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