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武警部队首期搜救犬培训班正在呼和浩特警犬基地训练,6月1日,记者走进警犬基地,领略搜救犬们的英姿。
“小黑,这边,快!”听到训导员李印爽的命令,一条6个月大的黑贝敏捷地跑过来。“这条犬经过训练,1岁后将成为搜毒搜爆追踪犬。”李印爽抚摸着爱犬介绍着,“这些犬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5点要吃两餐,我们对他们的照顾可以说关怀备至。它们很辛苦,每天都要训练。”
训练中,训导员与犬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常自己花钱给犬买火腿吃,省下饭中的牛奶和鸡蛋给犬补充营养。搜救犬对训导员也极为信任。这不,一只史宾格犬跳跃失误,没有顺利通过铁圈,哼叫着回到训导员身边,训导员不断安抚它,拍拍头,抚摸脖子,不停称赞着“好狗好狗”。史宾格很快又恢复了活力,继续投入训练中。
从今年4月开始,20多个省级武警救援队的搜救犬训导员和搜救犬在这里进行为期6个月的封闭式训练。“近年来,为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发挥搜救犬在抗灾救灾中人力和电子仪器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武警部队在呼和浩特警犬基地筹办了搜救犬培训班。”搜救犬大队张春雷队长介绍,基地科学制定了培训计划,精心挑选了搜救犬训导员,以及史宾格犬、拉布拉多和金毛等适合搜救作业的投训犬,重点对搜救犬的抗干扰、搜救场地适应、木箱内隐藏人体搜救、废墟场地掩埋人体搜救、搜救速度与耐久力等五项内容集中培训,确保将这支特殊的队伍训练成抗灾救灾中的一支“奇兵”。(记者 胡芳 实习生 武倩 通讯员 粱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