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5万斤种子未出秧苗 呼伦贝尔市劣质种子让农民损失900余万元
内蒙古新闻网  12-06-08 17:4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2009年底,呼伦贝尔兴科农业协会会员王敬华、李乐涛、韩春文、周新河等农户,从海拉尔农垦集团莫拐农场购进5万多斤油菜种子,并于2010年5月初春耕。但到5月底,油菜种子基本没有出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余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上述兴科农业协会几位农户外,还涉及其他农户总共有10余户,涉及到大约10万余斤的劣质种子。

  据兴科农业协会几位农户统计,他们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余万元。

  据介绍,虽然莫拐农场得知此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过抢救性补种,然而由于补种后的油菜出苗比正常出苗期晚了一个月,生长期短,秋收时造成亩产严重下降,而且收获的油菜含油量也低。

  兴科农业协会的几位农户表示,从莫拐农场购买了同样的劣质种子播种造成损失后,莫拐农场给他们进行过分别的补偿和赔偿。但因为当时在种子交易时,农民并没有索取相应发票或收据,莫拐农场否认了种子的交易。

  莫拐农场书记管延江明确表示:“我们农场根本就没有出售过种子,他们(农户)说的情况我不清楚。”

  受害最严重家庭农场场长王敬华曾向呼伦贝尔市中院提出诉讼。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开具购种子收据。莫拐农场对他们出售劣质种子坑农的事实矢口否认。

  既然莫拐农场否认了出售种子一事,农民所说的免费补种的事实是否存在呢?

  管书记回答:“我们虽然是国营农场,有一定的公益事业要做,但是像这样的事情是一定要收费的,而且这种工作我们称为‘跨区作业’,而且‘跨区作业’无论多远,只要不是我们的农忙时节,农场都会去作业,这并不是什么补种!”

  一位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工作多年的干部说:“由于这里是边疆三少民族地区,历来民风淳朴,经济相对落后,维权意识淡薄。物物交换,钱物交易都很普遍,尤其是购物不开发票收据很常见。因此,给个别不法商贩违规,造成可趁之机,时有发生。”

  呼伦贝尔农民所购买种子的农场大都没有种子的销售许可,属于非法销售。兴科农业协会希望能完善种子市场的制度,同时希望能够出台相应的保险制度,在种子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能够规避种植风险。(辛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考生轻松出考场
争当环保志愿者
宝宝跳起《最炫民...
歌唱庆“六一”
乌海市人民公园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看看我在哪个考场
感受离首府最近的草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