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右前旗红发村儿里的致富“鸡”先锋
 

  提起杨淑艳,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发村的每个村民都赞不绝口,大家对她的评价都是“好人”、“热心肠”、“肯吃苦”。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是怎样得到大家的认可,让人们都对她竖起大拇指的呢?这些,还要从她开始养鸡说起。

  一开始只想做个贤内助。杨淑艳的爱人是红发村的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居力很镇政府为了促进村民致富,倡导各村农民发展肉鸡养殖,可习惯靠天吃饭的农民谁会愿意去冒这个险。为这事爱人整天愁眉不展。作为农民的杨淑艳,何尝不知道大伙的想法。为了帮爱人分忧,杨淑艳愿意从自己家开始养鸡,做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这一想法,却遭到了丈夫反对,杨淑艳明白,他是心疼自己。自从他担任村书记以来,家里的事几乎没有时间过问,农活更是不怎么插手。30多亩的大田都靠杨淑艳张罗打点,里里外外的活就够操心了,再养鸡恐怕连有休息时间都没有了。可贤惠的杨淑艳却早已经习以为常,从来没觉得自己累。2011年春天,一座400平米的鸡舍就盖起在自家院子里,她在村里开始了肉鸡养殖示范。

  干起来也吃尽了万般苦。鸡舍建成以后,杨淑艳从外地引进了3000只鸡雏。按照传统的养殖方法精心养起来,每天喂水送料毫不含糊。可由于鸡雏太多,又没有养殖经验,第一批鸡雏几乎全军覆没,都成了试验品。眼看近万元的收入打了水漂,杨淑艳却没有放弃,这次失败让她明白了,养鸡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她几乎每天骑着自家的摩托车,不畏严寒到红旗村去向技术员请教,虚心学习都记录在本上,并买来有关肉食鸡饲养的实用书籍仔细研读。2012年春节刚过,她又引进了第二批鸡雏,按照书上的方法小心翼翼的喂饲,24小时守侯在鸡舍旁,观察鸡舍温度、小鸡粪便和小鸡饮水、觅食等方面的异常现象,此外还特别注意保持鸡舍卫生,做到定期消毒、及时防疫。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自己虽然瘦了一大圈,但她很快掌握了一整套肉食鸡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这一次她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肉鸡成功出栏并推入市场,获利近万元。

  尽义务只为共走致富路。这一次的成功,不仅给杨淑艳带来了更大的信心,也让其他村民看见了实惠,有几户村民也纷纷上门前来询问购置鸡舍及养殖的相关事宜,杨淑艳都耐心的讲解。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无论她多忙多累,只要养殖户需要她进行技术指导,她都会撂下手中的活,来到养鸡户家为其排忧解难,做起了村中肉鸡养殖的免费技术咨询员。她觉得,能够用这样的方式,为农民做好事,甚至可以带动村民致富,是她一直期盼的。况且,自己养鸡的初衷就是想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在她的带动下,如今的红发村已经有不少形成规模的养殖户走在致富的路上。

  “每当受到村民的夸赞,我都觉得是一次鞭策和鼓舞,而且更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我富了,也希望能带动乡亲们一起富起来。”杨淑艳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她打算进一步扩建养鸡场,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共同走上富裕之路!(康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高中,拜拜了!
考得还不错
谢谢您妈妈
考生轻松出考场
争当环保志愿者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骑行倡导低碳生活
科尔沁区遭受冰雹袭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