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轮椅上承载的文化大院
 

  在和林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有一个靠轮椅代步的残疾人,他叫武文胜。因从小患有先天性下脊柱裂导致两条腿萎缩不能走路。然而,就是这个常年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却干出了令许多健全人都佩服的大事。

  2009年,他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家泥塑的代表传承人;2011年,荣获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三十佳”之“十佳优秀市民”提名奖。更为可贵的是,他还把自己的农家小院办成了一个文化大院,成为全村人的文化活动中心。为此,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了“自治区十佳文化户(大院)”荣誉称号。

  6月4日,记者走进武文胜的文化大院,顺着耳边传来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只见几位精心打扮的本村演员正在表演自编的山曲、撂份子等传统节目,在场的村民不时鼓掌喝彩。村民们说:“节目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却是自编自演的;舞台虽不甚宽阔,但却是家门口的。真咋看咋亲呢。”

  来观看表演的村民越聚越多,武文胜不停地转动轮椅忙着为乡亲们发放司法宣传资料,为百姓讲解法律知识。

  2009年,趁着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和林县委宣传部和文化部门在武文胜家建起了藏书1600余册的农家书屋。

  从此,他就成了农家书屋管理员,也成了义务法制、科技宣传员。

  在农家书屋里,除了有各种种养业的科技书籍外,还有法律、医疗、卫生、保健、烹调、文学等书籍,内容十分丰富。西瓜种植户韩喜兵说:“农家书屋已成为我们农闲时的好去处,我们从农家书屋里学到了许多知识。”

  武文胜接过话头介绍说:“书屋对村民们白天晚上都开放,他们可随时来看书,按制度登记后,还可以把书带回家看。现在,书屋里有不少常客,最受欢迎的是养殖、种植、栽培及保健类书籍。”

  武文胜的文化大院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学做泥塑。武文胜是武家泥塑的唯一传人。泥塑的制作需要经过选土、制泥、塑胚、雕刻、脱胎、彩绘等十几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必须精心去做,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经他做的泥塑座屏多次参加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等地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深受群众喜爱。2009年,武家泥塑正式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不让这一民间手艺失传,他成立了泥塑协会,打破祖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老规矩,吸收更多的学员特别是残疾人朋友学习制作泥塑,让泥塑艺术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如今,西厂圪洞村以前常有的打架斗殴、赌博、酗酒等现象不见了,在文化大院里看书看报、下棋唱歌、学做泥塑成为了该村的新时尚。

[责任编辑 张慧 ]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美丽的草原奇峰
军民一家亲 共谱鱼...
星光闪耀乌兰察布
抢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赤峰“塞上江南”稻花香
万寿菊盛开科尔沁沙地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