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难得一见的蒙古包突然多了起来
 

  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牧民都仁仓去年搬了家,住进了经过“改良”的蒙古包。6月13日,记者走进漂亮的蒙古包时,都仁仓自豪地说:“建这顶蒙古包时,我专门请来专家指导,既保留了原始风格,又适合现在的生活习惯,还安装了地暖设备。好几家婚纱影楼与我联系,想当外景使用呢。”

  随着生活的变迁,“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的美丽景象在草原上难得一见,曾经星罗棋布的蒙古包被砖结构的平房代替。近两年,“牧人之家”旅游红火起来了,当地牧民也有了理财意识,他们在家门前或交通干线旁搭起一顶顶洁白的毡房,接待各地的旅游者。记者在西乌旗牧民呼格吉勒家看到,装饰一新的三间砖瓦房是专门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一家人平时都在蒙古包里居住。他说:“冬天住在砖瓦房里,别的不说,光烧煤就得花好几千元。蒙古包就不一样了,烧牛粪立马能热起来。夏天再搭上两顶蒙古包,搞家庭旅游,还能增加收入呢!”

  特色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使差一点绝迹的蒙古包又展现在了大草原上,洁白的毡房里又袅袅升起炊烟。据统计,锡林郭勒盟现在有325家“牧人之家”旅游点,一年的营业收入能达到6000多万元。(记者巴依斯古楞)

[责任编辑 张慧 ]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美丽的草原奇峰
军民一家亲 共谱鱼...
星光闪耀乌兰察布
抢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赤峰“塞上江南”稻花香
万寿菊盛开科尔沁沙地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