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南二环商户“被砌墙”风波
内蒙古新闻网  12-07-06 08:13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周末报  
 

商户门前拔地而起的“景观墙”

  5月30日下午4:30,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吵醒了熟睡的张建军。电话一头说:“你的店在哪里?从哪里能进去?”张建军答复后向店外走去。

  张建军开了一家汽配店,朋友介绍来一个顾客,但“景观墙”将店门彻底堵住了。”张建军的妻子云小慧缝着十字绣对本报记者抱怨说,这片商铺的顾客群多是过路客,这堵墙将商铺和外界隔离了,每家商铺的生意一落千丈。

  一夜拔地而起的墙

  5月23日,呼市南二环路北东从塞外名苑西——范家营段人为盖起了一堵墙,隔断了二百多家店铺与外界的生意往来。“之前我们没有接到任何盖墙的通知,可是一夜之间墙就拔地而起了。”商户们向本报记者反映。

  截至记者发稿前,该地段起墙1个多月,店铺门前已堆起了垃圾。

  王军宝2011年在这里租下了500多平方米的房子经营饭店,投入10多万进行了装修。按王军宝的说法,以前一天可以赚1500元~2000元,顾客主要是过路客,而今顾客却寥寥无几,只有附近的民工来吃饭。王军宝表示,他与房东签了5年合同,即使房东给退房款,但投入的装修费怎么办?

  经营土产五金店的赵建雄与王军宝有着同样的无奈。“之前并没有听过关于起墙的任何通知”,赵建雄说,年初进了6万多元的货,如今全都堆到了库房里,其中一部分是瓷器,如果搬家肯定会有损失。

  赵的妻子看到买东西的顾客少,她骑着自行车在周围转了好几天,但没有合适的门脸房,一是租金太贵,另外就是离家太远,全家人生活不方便。

  利达修理厂的老板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门脸房。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直托人在找店,因为开修理厂不能进市中心,所以找个店铺也很不容易。

  利达修理厂经营了多年,还雇佣了多个修理工。但自从起墙后,每天管工人吃住,没活还要开工资,看着闲坐在店里的修理工,该店老板一脸无奈。

  起因于一份责令通知?

  6月8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协同起墙工作的玉泉区城市行政执法局监察大队。大队长朱峰说,关于起墙这件事,我们负责配合施工队正常顺利的进行施工,起墙前我们接到了上面的红头文件,但想要查看文件须上级部门同意才可以。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副区长高瑞军对本报记者说:“起墙前我们去市里开会,接到了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并没有给我们发相关的红头文件,这墙是市里的景观墙,也是为了市容的美观。”

  在玉泉区城管局监察大队,记者看到了一份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园林局发给玉泉区政府的通知,要求其配合维护园林管理局在南二环所种植的绿化带。

  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园林管理局行政办主任。该主任说,所有的文件都是我这里出的,但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通知,关于此事过后将询问分管局长。但本报记者并没有得到相关回复。

  据朱峰介绍,在建南二环时,呼市园林局就曾在此进行过绿化,但每年的成活率不高,大多被商户的生活垃圾淹埋,几乎年年都得来补苗。

  玉泉区市容管理局局长侯小平对本报记者说,当初建二环时规划了绿化带,但玉泉区与其它区情况不同,周围的商铺较多,绿化带内废机油、废水乱倒,毁掉了很大一部分绿化带。现在住在二环边的商户没有合格手续,二环建起后,很多人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现在的门脸房。

  95%的店铺无手续经营8年?

  高瑞军对《北方周末报》说:“这一片不到5%的户主有合法的商业用地房本手续,其他户主属于无手续出租门脸,但考虑到外来人口的生存问题,一直没有取缔他们的店铺。”

  店铺户主李刚告诉本报记者,“2004年建南二环,当时建路征地的这一片是一个村庄,规划征地后给了一部分人补偿款搬迁了,还有一部分就是现在二环边上的店铺,他们的房子只被征用了其中一部分。”

  一位当时参与南二环建路的知情人回忆说,南二环建起后,经过的车越来越多,医院、学校等单位也都搬了过来,挨着路边的村民有的在自家院里建起了铺子,有的从南房前开了门。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这里也繁荣了起来,这个村子紧靠路边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店铺”。

  李刚介绍,户主个人手中有房本的很少,即使有也都是当时有经营需求才办理的,但都是居住多年的自家院子,而且当时也没有被划分到建路征用范围内。

  高瑞军表示,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各个区都在进行整改、美化,玉泉区将用两年时间对城郊结合部的脏、乱、差进行整改,南二环起墙这一段只是整个规划中的一部分。(记者 张艳利 仁阿龙)

[责任编辑 赵静 ]

京蒙联手促就业
挑战
吉祥草原祝福香港
勇敢的鄂伦春
备足车辆迎接暑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开幕
四子王旗:祭敖包活动隆重举行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