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老人“替子消灾”被骗万余元
内蒙古新闻网  12-07-06 10:59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晚报  
 

  七旬老太去市场买菜,因误信他人,被一伙骗子引入迷信陷阱,被骗走万余元现金及财物。包头市昆区刑警二中队经过一个多月的侦破,于日前将该团伙4名嫌疑人悉数抓获,目前正在寻找报案者。

  中年男子蹊跷丢孙子

  据昆区警方介绍,5月30日早晨,李老太去离家较近的青年路七号街坊市场买菜,路遇一名神情焦急的男子。该男子称自己带着孙子到早市,一不留神就将孩子给丢了,问李老太看到没有。李老太是个热心人,虽然并没有碰到对方所说的孩子,但仍然非常关心地询问孩子的情况,并答应帮忙留意。他俩正说话间,一名中年妇女热情地过来搭讪,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给那名男子支招,那名男子主动提出要找附近一个修自行车的人算一算,能不能找到孩子。并说:“听说那人算得特别准。”中年妇女也附和说:“我也听说有这么回事。不过,我认识一个算得更准的,我们周围许多人的事儿,他掐指一算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而且这人心善,不要钱。”那名男子听后,决定过去看看。李老太一向比较迷信,一听这话也跟着走了。

  大师“拿钱消灾”

  三人行至青年路七号街坊内,中年妇女惊喜地冲着迎面走来的一名男子大喊:“大师,大师!”那人停下脚步。围绕着孩子的丢失,“大师”仔细进行了分析,说得“丢”孩子的中年男子直点头。这时,“大师”上下端详了李老太半分钟后说:“老人家,你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天津一家医院工作,女儿在包头某企业工作,两个孩子都挺有出息,而且挺孝顺。”李老太一听,不觉大吃一惊,“大师”对于自己家情况的描述简直分毫不差!这时,“大师”突然话锋一转,说:“看你印堂发暗,近来家里必有血光之灾。你儿子三天之内必出车祸!”李老太一听,惊得嘴张得老大。“如要消灾解难,必须拿钱和家中的金首饰到我这里,破了之后我再把钱还给你。”“大师”不慌不忙地说。“我分文不取,你要相信我就赶紧去办,我在这等你。”

  心系子女安全的李老太信以为真,匆匆忙忙回家取了6800元现金,还将自己的金项链和金耳环包起来,一起送到了“大师”手中。大师告诉她:“你回去洗个手,灾就走了,然后回来取钱。我等你。”等李老太再回来,早不见了“大师”的影子,李老太这才知道上当受骗。当日中午,老人的女儿得知情况,立即向昆区刑警二中队报案。

  骗子开免提成“大仙”

  李老太被骗并非个例,昆区警方此前已经接到多起类似报案。为避免老年人再次上当,警方在重点发案小区内张贴了告居民一封信,并详细描述犯罪特点,要居民多加小心。

  7月2日,昆区乌兰道一街坊内,一位老人正在与三男一女4人攀谈,接着老人慌张离去,一会儿又返回小区,此时,现场只剩下一名男子等候,老人与那名男子低声细谈。一系列行为早已引起了周围居民注意,一位居民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刑警二中队民警迅速出警,将中年男子抓获。

  随后,另外两男一女落网。当日,李老太来到刑警二中队对4人进行辨认,确认其中3人正是骗走自己万元财物的嫌疑人。此时,李老太才明白“大仙”之所以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是因为路上与其他两个骗子交谈时,其中一名嫌疑人偷偷拨打了“大仙”的电话,并将电话设置成免提,李老太的情况被“大仙”听得一清二楚。当日,4名嫌疑人诈骗成功,将现金平分,金项链都被他们截成了4段均分。

  据供述,嫌疑人刘某等4人均是东河区人,长期吸毒,并因此被警方打击处理。4人组成团伙,分饰各角,诈骗作案数起。昆区刑警二中队目前正在寻找报案者。(记者 万菲)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京蒙联手促就业
挑战
吉祥草原祝福香港
勇敢的鄂伦春
备足车辆迎接暑运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开幕
四子王旗:祭敖包活动隆重举行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