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区受青睐
“巴中被誉为‘露天革命博物馆’,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常年受到游客的欢迎。”昨日,在四川省巴中市的展区内,不少市民一边驻足观赏着美丽迷人的风景图,一边聆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
青城市民马如娜说:“每年的民交会我都会前来观看,收获非常多,今年在了解了红色旅游区后,我非常激动,希望有时间可以去这个美丽迷人的红色旅游区看一看,了解一下历史文化。”
据该展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巴中市是首次参加民交会。该市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根据本地对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需求,在本次展会上推出了30多家企业的50多个商品参展,主打地道的绿色生态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等,希望充分利用民交会对外交流、投资促进、贸易合作的平台,展示他们的城市形象,积极推进巴中与内蒙古以及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巴中的区位、资源、规划,特别是他们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以及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黄羊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美名,得到了参展客人和青城市民的广泛赞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认识了革命老区巴中。
汽车爱好者大饱眼福
漂亮的新车、靓丽的车模和炫目的灯光组合成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让广大汽车爱好者目不暇接。昨日,在第四届中国·呼和浩特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与豪车近距离的接触,让众多汽车爱好者大呼过瘾。
“我是专程从巴彦淖尔市赶来参加车展的,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看到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等豪车,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另外,厂商大力度的促销活动把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瞬间激起,无论是买车的和卖车的,都在车展中收获频丰。”汽车爱好者冀永利对记者说。
本届车展与民交会同期举行,除室内展馆外,还在外面搭建了临时展馆,展会总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展出阵容和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前3届相比,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参展品牌与车型均有增多,几乎涵盖各大知名汽车品牌近50个,参展车型涵盖豪华车、跑车、商务车、家庭轿车等不同类型。
为了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展,组委会还同时举办摄影大赛、车模表演、试乘试驾、场地表演等多场汽车文化活动,将购车、赏车、娱乐融为一体。
车展上,工作人员小李向记者介绍,阻碍汽车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油价,油价的每一次上涨都牵动人心。连日来,油价几次下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消费。
民族品牌已经形成
据了解,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是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举办的中国首个以“民族”命名的展会,到2011年已经举办了5届,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举办5年来,民交会在规模、标准、内容、效益、人气、规格等各项指标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据统计,前5届民交会展览面积累计达到了27.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累计达到7300多家、参展客商达到4万多人,参观的人数累计达到了近160万人次,总交易额累计超过了110亿元,共有近万家企业参展参会。在“2009中国会展行业年会暨第六届中国会展之星颁奖典礼”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展会”之一。
与往届的民交会相比,本届民交会更加国际化、民族化,有近2000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国内外艺术品、食品、服装、旅游项目等特色产品。活动包括: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国际展览会、第四届中国·呼和浩特国际汽车展览会、呼和浩特投资贸易洽谈会、乳业发展国际论坛和活力澳门推广周·内蒙古呼和浩特活动。
六大亮点精彩纷呈
记者在民交会现场采访时了解到,六大亮点展现了本届民交会的内涵和国际影响力。
据介绍,本届民交会主题更加突出鲜明,是一次充分展示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盛会;主办规格提高,在2011年6月国务院提出“支持民族商品贸易发展,办好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明确了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未来在国家级展会的地位和办会的方向、目标;内容丰富创新,增加了活力澳门推广周·内蒙古呼和浩特活动,对加快促进两地合作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双赢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组织安排了光纤信息产业论坛等,首次与自治区外的阳光媒体集团合作共同组织开幕式及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增强了民交会的创新型和开放性;媒体关注度提高,今年的民交会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中央、地方等各大主流媒体深入呼和浩特进行现场采访,进一步扩大民交会的影响力;参展参会踊跃,多年来,经过支持、主办、承办单位的精心培育,民交会现已成为国内知名展会,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呼和浩特市力争把民交会办成各民族、各地区交流、合作、发展、繁荣的盛会,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会展品牌;活动组织有序,在主承办单位、支持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民交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总体工作方案及各项活动的具体方案均已适时实施,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记者 李国萍 刘睿 高佳 摄影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