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触屏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手机贴膜市场生意格外红火。不管是在繁华商圈还是普通小巷,手机贴膜招牌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手机贴膜被冠以“高清”、“磨砂”、“绚丽”等名号后,价格就此拉开上百元差距。但是很多手机商户经营并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贴膜价格全靠忽悠,导致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实际效果产生很大差异。业内人士表示,手机贴膜好坏主要看透光度和耐磨度,并不是越贵越好。
智能手机普及催生手机贴膜产业链
记者近日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每天百货西巷走访,发现手机美容店、手机兵工厂等等提供手机美容业务的店面生意火爆。有些卖场提供销售和机体美容一条龙服务。
多年从事手机销售的王鹏告诉记者,手机同质化程度非常高,虽然品牌不同,但操作系统就那么几款,比如安卓、iOS、黑莓OS、塞班。手机区分最大的就是外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手机使用的贴膜不同,而且消费者的消费者习惯和消费内容也不同,贴膜产品厂家、经销商、物流、手机美容店都从这个产业链条中受益。”
开价因机因人而异
记者发现,贴普通贴膜最低价格在15元左右,而进口膜、防划膜、防指纹膜、防辐射膜,因功能不同价格也不同,在30元到180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数百元。此外,同一款手机膜,在不同的手机店售价也悬殊。
“现在,不少手机贴膜商家看准消费者‘好马配好鞍’的心理,坐地叫价。店主一般根据消费者手中的手机品牌要价,一旦见你拿的手机售价较高,贴膜的价格就会跟着高。”一位手机贴膜店的店主坦言,除了看手机定价外,还看顾客的身份,一般来说学生族和开好车的大款,要的价格相对较高。
金峰电子广场一手机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其实,各手机店销售的手机膜几乎都是一样的货,只是专卖店与街边小摊场所有别,售价也就大不同。一些装潢较高档的大型手机配件店,手机贴膜价格自然比小店贵一倍有多。
贴膜进价最低只需1元
那么,这些手机膜的进价究竟是多少?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陈女士,她表示,其实这些膜的成本价极低。
陈女士经营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生意,贴膜也是其中一项业务。“批量进货的话,一张膜的价格最低只有一元钱。”陈女士说,其实,他们给笔记本或者手机贴膜挣的主要是“手工钱”。
在鄂尔多斯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内,一家批发手机膜的小店店主介绍:“稍好一点的贴膜批发价是2到3块钱。iphone的膜从网上批发进价每张不足1元。手机膜功能都差不多,有些功能只是小摊主夸大其辞罢了。”
缺乏统一标准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由于手机贴膜的标准没有统一划定,市场缺乏监管,所以价格也很难规范。“薄薄一张手机贴膜,利润如此很大,太赚钱了。”从事手机销售的林小姐透露,做手机贴膜生意,前期投入低,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就能入行开业;贴膜技术也简单好学,容易上手。
“手机贴膜材料一般为ARM、PET等几种,软硬程度、透明度不同,但都是塑料制品,成本不高,质量相差不会很大。”多年从事数码产品经营的刘先生悄悄告诉记者。
记者还发现,手机贴膜外包装上的文字,多数是英文、日文,很少有中文,并且很多产品没有名字、产地等相关信息。当记者询问这些贴膜哪里生产、生产商是谁时,很多店主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或者选择闭口不谈。
贴膜摊点不少是无证经营
就手机贴膜质量和价格混乱的情况,记者咨询了东胜区价格监督所相关工作人员,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鄂尔多斯市手机贴膜价格主要实行市场调节。他提醒消费者,选购前要先与卖家商议好价格,以免发生纠纷。
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工商部门了解到,不少手机贴膜摊点属无证经营。
律师建议国家制定手机贴膜质量标准
对手机贴膜市场的监管,资深律师贾海文建议,政府应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在安全环保方面应该制定相关标准。“中国的价格体系大概分3类,第一类是政府定价,第二类是政治指导价,第三类是市场协商价。目前手机贴膜的价格肯定是市场协商价,所以才会出现漫天要价、就地要钱的情况。如果这个产品确实存在很广泛的使用,就应该对它的产品标准提出相应要求,比如环保方面、安全方面。基于这个情况,政府应该对这样一种化工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控制。”(记者 范亚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