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旅游旺季来临 呼和浩特“街边导游”真假游客难分辨
内蒙古新闻网  12-07-24 16:38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七八月,呼和浩特市进入了旅游旺季,草原一日游加住宿只需150元,在很多人看来,去草原享受自然风情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然而,记者发现在北出城口附近,每天都有不少身穿蒙古袍的女孩打着“导游”的招牌在招揽顾客,她们中的不少人为揽客还站在了机动车道上,致使过往车辆行驶此处时不得不减速慢行,阻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那么,她们到底是属于正规旅行社?还是无证的“黑导游”?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7月18日,记者途经位于通道北路北出城口的S104省道时,发现在马路边有三五名身着艳丽蒙古袍的女孩手持一个写有“导游”字样的招牌在揽客,他们有的站在路边,有的干脆站在了机动车道上,不停地向过往车辆招手。而在他们身后大约200米的地方竖着一块红色的大招牌,上面写着“草原接待”4个大字,很是显眼。

  一位开车路过此处的私家车车主张先生担忧地说:“她们在马路上揽客影响市容形象和交通不说,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是一种不负责任。万一一不留神撞到她们,多危险呀。”

  7月19日1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北出城口,发现在通往武川县方向的路上仍站着3名身穿红色蒙古袍的女孩。看到记者上前搭话,一位女孩马上热情地问:“是不是想旅游?就在前面大约50米的树荫后有旅行社设立的咨询点。”当记者问她是不是导游时,她笑着说自己是大学生,利用假期出来打工,只是临时雇来举牌子的,关于旅游的具体事宜可以询问咨询点上的老板。

  通过女孩的指点,记者很快找到了临时设立的咨询处,而这里只是摆放着一张简易小桌子,上面还放着两部手机,有两名年轻人正在休息。与记者第一次见到这里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那块显眼的红色大招牌躺在了地上。 “街边导游”称自己属于正规旅行社 具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是否可以随意在马路上招揽顾客呢?7月20日上午,记者向市旅游局质量管理科反映了这一情况。据质量管理科贾玉冰科长表示,此事的确对呼和浩特市旅游市场负面影响很大,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去年,我们就发现有旅行社在那一带违规操作,在马路上私设咨询网点招揽生意,当时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后,经调查,对涉嫌旅行社做了处罚。”贾玉冰科长说,由于找不到是哪家旅行社在违规操作,所以比较难监管。

  在采访中,贾玉冰科长告诉记者,飞鹰旅行社确实是正规旅行社,如果是正规旅行社是可以设网点进行咨询服务宣传的,但不允许谈业务,更不允许在马路上随意揽客。“在我们之前的执法过程中,这些招揽生意的人明确表明自己只是负责揽客,并不是导游人员,他们与没有导游证从事导游工作的‘黑导游’的性质还不一样。我们主要是对拥有导游证的导游进行管理监督,对黑导游也可进行查处处罚,可对这些没有导游证的人员是不具备执法权的。而且相关的旅游管理条例也没有明确这种行为的处罚措施,他们这些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监管空白打擦边球,所以我们也希望能联合公安、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清理和整顿。”贾玉冰科长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飞鹰旅行社的办公地点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称负责人不在。其听了记者的来意后,帮助记者电话联系了旅行社的王姓负责人,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零公里附近设点的导游和我们旅行社没有任何关系。” 旅行社大打“擦边球” “你是导游吗?”“嗯!”在旅行社咨询点,一名工作人员应答道。听记者想去草原旅游,这位王姓工作人员便热情地介绍起来:“草原一日游加住宿一晚150元,骑马需要自费,交通、门票及住宿费旅行社全包。”当记者表示想找一位导游自驾游时,对方称导游服务费是100元,其余自费。

  就在记者咨询过程中,旁边的一位年轻女孩告诉记者:“旅游项目费用大概在2000元至5000元不等,因为在草原上一只烤全羊的价格就得2000多元,再加上食宿、骑马、射箭等项目,费用肯定要贵,不过我们主推的就是自驾游。”

  当记者询问对方怎么不把招牌立起来时,几个人支支吾吾不说话。随后,记者又问王姓工作人员是不是有资质的导游时,他告诉记者自己只是负责接待。见到记者表示怀疑准备要走时,王姓工作人员脱口而出自称是飞鹰旅游公司的,如果有出游需要就提前打电话预约,并强调可到旅行社签署正规合同。当记者表示希望看旅行社资质或导游人员的导游证等相关证件时,该工作人员警觉地称自己只是负责接待自驾游,如果想参团需提前预约,相关证件都在公司,签合同时都会出示。看记者仍有所怀疑,他连忙说自己所在的旅行社是正规旅行社,所介绍的导游也都是持证上岗的,该工作人员边说边留给记者一个王姓经理的电话。

  在采访中,该工作人员承认在路边招揽顾客的十多名身穿蒙古袍的女孩都是他们公司的人员。 7月20日15时30分,记者随同市旅游局质量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执法。当执法人员上前询问时,之前声称自己是飞鹰旅行社导游的工作人员一口否认了自己的身份,称自己没有说过自己是导游,并表示自己只是揽客。记者注意到,之前手拿“导游”招牌的女孩们确实没有拿招牌,那个印有“导游”字样的招牌被放在桌子上,一位揽客的工作人员称自己没有用过招牌,只是用来当摆设的。

  面对这一情况,质量监督所的金副所长无奈地说:“因为对方不属于无证导游的行为,没有相关条例约束,旅游局对这样的行为没有执法权,只能告知对方不能使用关于‘导游’一类的招牌来揽客。”随即,执法人员告知对方拆除放置在路边的招牌。

  然而7月22日12时许,记者再次乘坐公交车前往此处时,刚一进入出城口的地方,就看见写有“草原接待”字样的红色招牌仍立在马路上,2名身穿蒙古袍的女孩也还在桥下招揽生意,只见一辆私家车刚刚停靠在路边,她们马上跑过去开始介绍起来。(记者任敏佳)

  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本该美好的一次旅行遭到这些所谓的“街边导游”或是“黑导游”忽悠,也希望消费者在准备外出旅游时擦亮自己的眼睛,谨防落入“便宜陷阱”。如果在旅游时遇到旅行社或导游违规操作,可拨打市旅游局监督举报电话0471—4608315进行维权。

[责任编辑 张慧 ]

我抽到了廉租房!
亲,小心中暑!
草原套马
特警备战
莫旗部分地区突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最美时节看草原
草原盛会“那达慕”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