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连浩特市按照自治区党委和锡盟委“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建设要求,深入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结合口岸实际,以“固本强边、凝心安边、稳疆卫边、富民兴边”为目标,扎实推进牧区基层党建工作。
以固本强边为基础,狠抓基层保障建设。一是加强经费保障。制定了《关于保障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意见》,嘎查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提高到每个嘎查每年4万元,嘎查“两委”正职生活补贴由每月720元提高到每月900元,其他成员生活补贴由每月216元提高到每月640元,切实保障嘎查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嘎查干部的报酬待遇。二是加强基层办公活动场所建设。2010年,先后投入了50余万元,改扩建、修缮了3个嘎查办公活动场所,并为其配备了6万余元的室内办公、活动设施,切实增强服务功能。2011年,又安排资金47万元,加强嘎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三是加强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完成了1个苏木、4个嘎查的终端站点建设任务,实现了远程教育牧区全覆盖。依托有线电视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开通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让牧民群众坐在家中就可以收看到远程教育节目。为各终端站点购置了5万元的设备,全部配备了投影仪、DVD,更换了桌椅,制作了统一的图板和机柜,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
以凝心安边为抓手,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围绕“两转双赢”,以转人、减畜、增收、增绿为重点,开展“建设两型牧场,争做两转双赢带头人”活动,强化涉农涉牧部门和基层站所职责,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推进“两转双赢”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开展服务型苏木党委政府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构建三级服务平台,建设苏木便民大厅和8个嘎查代办点,为牧民提供行政审批和证照办理等全程代理服务。目前,苏木便民大厅已实现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联网,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办理192个行政审批项目,切实方便牧民群众。三是建立牧区社情民意分析解决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分析会,确保每一户牧民都有党员联系,牧民的实际困难都能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健全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在嘎查推行“四议两公开”,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四是建立“民情日记”。每名苏木嘎查、嘎查干部人手一册“民情日记”,在入户走访中带着它,将牧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记入民情日记,开通了便民服务电话,印制“干群联系卡”,方便牧民办事。2010年初雪灾发生后,苏木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市农村合作银行,以嘎查集体担保、市政府贴息的形式贷款240万元支持春季生产,联系呼伦贝尔等地调运饲草210万斤,饲料91万斤,牛奶1000件,为51户牧民发放7.7万元饲草料、为70户牧民发放救灾款7万元。协调民政局为268户547名受灾牧民发放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38.9万元。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对67户贫困户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切实解决牧民生产生活困难。五是不断丰富牧区文化生活。一是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苏木统筹安排下,各嘎查都规范了集中活动日,并积极开展庆“3·8”、“5·4”文化活动及祭敖包、举办小型那达慕等传统节日活动,不断丰富了牧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是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发挥牧区文化特色和苏木地缘优势,邀请市各小学学生近500名到苏木政府所在地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学生体验草原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宣传草原文化。
以稳疆卫边为中心,建立完善军警民共建机制。二连市边防大队长兼任市公安局副局长、边防派出所主要负责人兼任苏木党委委员、边防派出所3名民警兼任嘎查“两委”班子成员。苏木党委和边防支队党组织积极向市委、政府争取25万元资金为移民区修路,解决了牧民出行难问题。为改变村容村貌,联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得到了牧民的广泛拥护和主动参与,村内环境干净整洁。苏木党委和边防支队党组织筹措资金10万余元,在移民区新建爱民图书室、爱民活动中心和篮球场等,采取官兵捐款、向上级争取等方法购买充实图书1200余册,向牧民免费开放,引导牧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致富带头人。边防派出所争取上级党组织支持,向卫生院派驻了军医,并为幼儿园师生、106名牧民群众进行了免费身体检查,向45名患病困难群众免费发放了价值近2000元的药品。边防派出所还筹建了“爱心超市”,与6户贫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建立“爱民蔬菜基地”,为牧民提供新鲜蔬菜。边防某团加强与边境线上的牧民的沟通联系,每逢过年过年,总会为牧民老乡送去过节的米面等生活用品,牧民群众也积极配合驻军官兵,发现边境线上有可以的车辆或人,及时打电话给部队送去信息,为部队及时消除边境安全隐患提供了大力有价值的线索,为了感谢老乡的支持,每月为边境线的牧户发放30元的信息费,每年年底开展优秀“信息员”评比表彰活动,表彰奖励为边境安全稳定作出贡献的优秀牧民群众,增进了军民之间的感情,维护了边境安全稳定。同时部队的官兵加强宣传引导,转变牧民的一些陈腐观念。由于受封建的传宗接代观念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驻地群众中可以说根深蒂固,也是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最大的思想障碍。驻地部队组织宣传服务队开组“男女都是传后人”宣传活动,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以富民兴边为根本,多措并举提高牧民收入。一是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制定出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鼓励牧民流转草场经营权,发展“联户经营”。扎实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去年争取国家补奖资金1485万元,555户、1498名牧民享受补贴,覆盖率达100%。制定出台《鼓励牧民进城购房扶持办法》,为210户牧民618人发放购房补贴765万元,申请21套廉租房;制定出台《牧民进城就业创业扶持办法》,引导牧民增加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拓宽增收渠道。重新修订了《牧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牧民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540元,参保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强化牧民就业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引导牧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两年来,培训牧民249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55人,汽车驾驶员培训63人,创业培训31人。三是扎实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30元,月人均补差达到303元。牧民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参加养老保险牧民321户618人,达到50%以上。实施普通高中“三免一补”政策,免学费、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实现了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提高牧民子女考入大学助学标准,本科生、专科生分别由每人一次性补助2000元、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2000元。四是不断探索“支部+协会+牧户”、“支部+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发展新路子。额尔登高毕嘎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10户牧民共同集资,以资金、牲畜、人力、场地、设备等投资方式并折合成人民币35万元,以股份制增产增值,成立了额日登高毕嘎查原生态旅游区专业合作社,政府财政补贴15万元。目前,旅游合作社在嘎查支部所在地建立了20余座蒙古包,入社并开始运营的牧户平均每户每年增加收入2万元左右,在牧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也解决了部分牧民的就业问题。由于带动效应,又有7户牧民积极要求加入合作社,发展规模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