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将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着力点放在基层,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围绕“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原则和要求,在化解矛盾上出实招、办实事,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新型权益纠纷,近年来,我区将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着力点放在基层,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依托联合接访中心和群众工作站(室),进一步健全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加大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各地各部门按照“事要解决”、“案结事了”的要求,在化解矛盾上出实招、办实事,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区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特别是今年1至7月,全区三级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2%,赴区信访量同比下降24.5%,群众重复进京非正常上访数量同比下降62.6%。
“以调定补”让邻里纠纷不出网格一间办公室,一张小方桌,在轻松的气氛中,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刘晓东在爱民社区的“社区法官室”里调解了一起房屋漏水纠纷。
乌海的夏天非常炎热,没有空调的“社区法官室”让人感到憋闷。当事人樊云海的情绪也很激动———从拿到新房钥匙起,房子就经常漏水,他多次找物业公司和楼上居住的邱先生交涉,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
樊云海走进了这间“社区法官室”。两个小时过后,刘晓东庭长的耐心没有白费,经过面对面调解,樊云海与邱先生、物业公司达成了协议。
每逢周四,“社区法官室”都有法官坐庭,就地审理一些简单的民事案件,让当事人在轻松的环境中解开心结。该“社区法官室”运行一个半月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两起,接受法律咨询27人次,将两起纠纷导入诉讼程序。“成立‘社区法官室’就是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乌达区法院院长王聪慧透露了他们成立“社区法官室”的初。
近年来,乌达区全面推行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以调定补”工作模式,按照调解民间纠纷的质量、难易程度、社会影响大小等,对社区、居民两个层面的联调员每调解一个案子分别给予50-500元的补贴,努力做到“邻里纠纷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司法确认”有效巩固人民调解成果
2012年4月份,工人唐某去一家建筑工地办事时被高空坠落的物体砸伤,双方无法就损害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在乌拉特前旗总工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共同向旗法院申请确认。
半个小时后,“司法确认”工作完成,法官督促建筑公司当场兑现了2万元赔偿款。
“司法确认”是指对涉及到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经第三方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审查认定该调解协议合法有效,以《调解协议确认决定书》的形式予以确认,并赋予该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
2009年初,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率先开展了“司法确认”工作。仅2011年,经该院进行“司法确认”的案件就达1780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55%,而全旗信访案件总量则同比下降了26%。
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在办理“司法确认”案件过程中,平均办案期限不到1天,且不收任何费用,降低了群众的维权成本。此外,由于“司法确认”不需要提起诉讼,避免了官司结束后相互间反目成仇的后遗症。“司法确认”后,由于当事人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能随便反悔,从而有效地巩固了人民调解的成果。
“联合接访”促进信访问题就地化解今年3月26日,包头市昆区盛星小区30多位居民来到联合接访中心上访,反映恒泰房地产公司侵害其合法权益的问题。
包头市联合接访中心城管窗口工作人员与执法局执法人员立即赴实地核查。经查,今年3月初,恒泰房地产公司在无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建商业楼,影响了居民日常采光。而开发商不分昼夜地施工也让居民非常不满。
接访中心负责人立即召开由5个部门参加的应急协调会,严厉批评了开发商的违规行为,责令开发商停工等候处理。第二天,原本同意自行协商解决问题的居民代表与开发商发生冲突,3位居民受伤住院。30多位居民再次来到接访中心,要求查处开发商的违法行为。
经信访、城管执法、规划、公安等多部门调解,恒泰房地产公司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向居民们保证:降低建筑高度,保障居民正常采光;为3名受伤群众和2户居民分别赔偿医疗费及相关损失。开发商的积极态度,得到了居民们的谅解。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我区信访部门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工作力量向基层下移,在全区绝大部分盟市、旗县(市、区)建立了联合接访场所,推动了信访问题就地化解。
“部门联调”消除矛盾双方对立情绪
今年6月5日,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万华铸件公司在铺设给水管道时,与邻近的球团厂发生纠纷,双方报警。
四家子镇派出所民警调查了解到,2005年3月,陈某的球团厂是与老虎山村村民以土地承包方式建厂。而万华铸件公司是经镇政府征收土地建厂。万华铸件公司在球团厂旁边的道路上铺设给水管道时,陈某等人以道路占球团厂土地为由阻止施工。
民警通过实地丈量,确认万华铸件公司的确多占了球团厂的土地,于是启动联调机制,与综治办、司法所一起邀请双方企业的负责人到联调中心商谈,妥善处置了这一事件。
今年以来,敖汉旗公安局与综治办、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建立了“所所联调”、“所庭联调”、“3+X”调解等联合调解机制,收到良好成效,半年化解民间纠纷202起。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同利益群体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我区各级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着力在走访慰问、下访征询、改进警务和化解矛盾纠纷上下功夫,为矛盾纠纷双方、参与群体事件的当事人做解释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今年上半年,全区公安机关共化解信访积案129件。
“调解优先”为弱势群体减轻诉累
2008年9月,赤峰市红山区一家砖厂的51位农民工因欠薪而集体上访,红山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案件后启动“快车道”进入诉讼程序,在年底为农民工讨回欠薪22万元。
未成年人李某的父亲去世后,遗属生活补贴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该法律援助中心向李某父亲原所在单位发出一封“法律援助建议函”,经多次协商,使拖欠7年之久的生活补贴问题得到解决。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根据受援人意愿,尽量采用调解方式结案,减轻受援人诉累。红山区法律援助中心秉承“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的承诺,健全服务机制,简化受理审查程序,向符合条件者发放“法律援助卡”。开通法律援助“快车道”,建立了与司法救助的衔接机制,使法院在审理期限内简化程序,从速审理执行。
今年以来,我区司法机关坚持“调解优先”、“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全面推进矛盾大排查工作。1.6万多个调委会积极组织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采取诉前调解、法庭调解、庭外和解和其他非诉讼手段,引导当事人消除矛盾纷争。鼓励律师通过担任人民调解组织法律顾问、驻调委会接访、在律师所设立调解接待日等方式,参与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疑难复杂纠纷调解。(记者 刘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