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太谢谢你们了……”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旅客紧紧握着董建恩、李振江的手,感激地说道。
8月13日18时10分,由呼和浩特开往成都的1717次列车上,列车长董建恩、李振江在巡视车厢时,突然接到6号硬座车厢列车员孙建良的电话:“车长,请你们快过来,我值乘的车厢里一名孕妇上卫生间时,突然出现早产症状!”
闻讯后,二人迅速赶到现场。同车20多名彝族旅客围在卫生间门口,孕妇痛苦的呻吟声不时从卫生间里传出来。列车长董建恩一方面组织乘务员疏散周围旅客,一方面将紧邻卫生间的110—112号座位和115、116号座位的旅客请到邻车就座,腾出一个近2平米的空间,铺上干净的床单,将被罩
围着座席高高挂起,一个“临时产房”就这样搭建完毕。
10分钟后,听到寻医广播的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实习医生李女士赶到6号车厢,指导大家小心地将孕妇从卫生间内抬出,安置在“临时产房”里。并准备好产包、棉签、纱布、酒精等用品,还安排了几名比较有经验的女列车员协助医生。其他乘务员在“临时产房”外帮着传递热水等,董建恩还对止血钳、剪刀等器械逐一进行了消毒。
生产开始后,时间好像凝固了,6号车厢的人们屏息静候。18:42分,随着婴儿嘹亮的啼哭声,车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19:15分,1717次列车正点驶入临河车站。刚刚在列车上产下一名男婴的彝族妇女,被列车工作人员抬着送上120救护车。经医生初步检查,母子平安。 (记者 红艳 通讯员 唐哲 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