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明城市 幸福生活——东胜区推动创城成果综述
 

  东胜,一座集“避暑休闲之都”和“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等荣誉于一身的活力都市;东胜,一座民族文化特色与国际现代化气息相融合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东胜,一座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城市竞争力强劲的投资兴业热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这些幸福感正是源于城市所散发出的现代文明的气息。

  2011年,鄂尔多斯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当城市与文明牵手,城市因文明而更添魅力,百姓因文明更得实惠,社会因文明更加和谐之时,东胜区积极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创新创城举措,确保创城成果持续惠民。

  以文明创建促经济发展

  2011年,鄂尔多斯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东胜区作为创城主战场,以及全市科技、经济、文化、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不断提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62届世界小姐总决赛暨鄂尔多斯国际经济合作与旅游推介活动圆满落幕。东胜区在这个“美丽”的舞台上博采众长,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素质及城市的文明程度,对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产生了“美丽”的催化作用。

  活动期间,东胜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文明创建成果,让国内外游客感受到东胜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之美、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之美、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之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之美、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之美、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之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之美……通过一系列活动与赛事的开展,东胜区以“开放、推动、合作、共赢”的新形象蜚声海内外。

  据了解,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东胜区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造福人民群众的有力举措,文明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地区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2011年,东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3亿元,增长14%;完成财政收入208.3亿元,增长3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02元,增长13.7%。今年上半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15.24亿元,同比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47元,同比增长24.1%。

  以文明创建促环境优化

  傍晚的东胜公园,散步的老人、嬉水玩沙的孩子、花前月下的情侣、观看影片的农民工兄弟……在公园的沙滩前,带孩子来玩耍的市民王女士说:“十年前我随丈夫来到东胜,这十年来,东胜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城市建筑越来越时尚,环境越来越美,人们之间更加友善,我们在这里拥有了事业、朋友,很多大学同学都羡慕我来对了地方。”

  近年来,东胜区着重将文明创建工作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入手,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在软环境建设上,东胜区突出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诚实的信用环境以及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出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文明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文明创建中,东胜区着力加强窗口行业规范化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改善服务环境,制定下发了《东胜区2012——2014年文明大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公共秩序维护、城乡环境清洁、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五大文明行动”;建立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机制,全面整治公共场所、街巷、市场、小区、餐饮店等区域环境;大力整治交通、车站、文体场馆等地的公共秩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及“书香东胜、和谐家园”全民阅读活动和“市民文化大讲堂”,让城市文明不仅具备了以环境为标志的“外在美”,而且拥有了以文化为内涵的“内在美”。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环境是生产力,也是凝聚力。近年来,东胜区在硬环境的打造上确立了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的目标,着力推进中心城市“一核一圈一带”建设。几年来,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0亿元,实施了以水、电、气、暖等项目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通主次干道、改造小街小巷为主的交通畅通工程,以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为切入点的景观亮化美化工程。建成38处大型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集中供热率提升到90%以上;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资源化管理,实现生活无害化处理。目前,东胜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明显优化,整体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已经进入自治区级园林城市行列,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的宜居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以文明创建促民生改善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东胜区始终坚持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群众解难、给群众方便、使群众得益”作为基本准则,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市民在创建中接受教育、收到实惠、享受文明。

  近几年,东胜区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东胜区又投入近100亿元重点实施先进文化、优质教育、高质医疗、就业创业、稳定物价、放心食品、安居便利、社会保障8个方面的50件惠民实事,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有效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近年来,东胜区扎实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编创演出了大型原创歌舞晚会《东方胜地》,目前正在编排大型漫瀚调剧《咱们的地税官》;组织“送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公益演出40多场次;文化馆、少儿图书馆、文物展厅等公益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此外,主办了“全国首届春节电视文艺晚会颁奖晚会”、“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东胜等20多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并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鄂尔多斯东胜动画推介会,举办了三届“万家乐”元宵文化节、四届文化旅游节、三届国际汽车文化节和七届消夏广场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

  今年以来,东胜区全面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十五年免费民族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新建中央路中学等4所中小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和引进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教师。促进社会就业持续稳定,制定出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意见》,以易兴小商品园区为试点开辟创业示范基地,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吉米彩虹商城开发271个小商品摊位,鼓励自主创业,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为45家中小企发放创业贷款2990万元。

  今年上半年,东胜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900人,完成各类培训1642人,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9680人。切实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负担,目前东胜区已建成4个二级集贸市场、25家放心粮油店、36家平价便民店,积极开展周末蔬菜直销进社区活动,平抑物价效果明显。积极落实行政性收费减免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取消和降低收费项目61项,减轻收费负担2300多万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开展棚户区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5万套,有效改善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同时,东胜区还努力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社会保障指标进入全国前列。此外,为60周岁以上城镇医保参保居民全额代缴保险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体检。

  文明创建,任重道远。如今,东胜区各项创建工作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区上下正在向拓展创建内涵,延伸创建领域,全面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王小燕)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加固黄河堤岸
苍天圣地阿拉善
2000米速度马圈赛
金秋采摘“乐翻天”
记者采访白旗工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户外越野挑战赛
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赛况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