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蛮汉镇的102公路边上,有两三家由附近村民私建的小型加油站,已存在很多年,旁边就挨着民房,不仅没有相关手续,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近日,读者王先生向记者反映。
9月5日,记者来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蛮汉镇,在该镇的主干道一侧,有3间相邻的民房写着“加油站”字样。记者以购油者的身份对其中一家正在营业的“加油站”进行了暗访(如图1)。这间小型加油站仅20多平方米,由两间阴暗潮湿的民房组成,另有一间民房紧挨“加油站”,“加油站”的老板就住在其中;而在“加油站”对面不足8米处,就有一家小饭馆,煎炒烹炸正红火。走进“加油站”,房屋内不规则地摆着三四个容量达200升左右的油桶(如图2),地上随处可见的油污加上弥漫在空气中浓重的汽油味,很难让人将它和管理极其严格的加油站联系到一起。记者环顾房间内部发现,这间“加油站”内并没有悬挂营业执照,也没有任何的消防措施。当记者问及“加油站”老板是否有经营危险品的相关资质证明时,他则闭口不谈。
“汽油,我这里只卖93号,加油是按照公斤计算,一公斤10.5元。”记者要求老板加50元的汽油时,老板这样告诉记者。说完,老板拧开油桶上外接的龙头,拿铁皮水壶给记者接了50元的93号汽油,并给记者的车辆加油(如图3)。
随后记者又追问了油品的来源和运输方式,这位老板告诉记者:“就去附近的加油站买油,用咱们家里开的那种面包车拉,一次拉3桶。”对于其说法,记者在距此地10余公里的一家正规加油站内得到了证实。让记者捏把冷汗的是,这位老板和记者在离“加油站”门口不到1米的地方闲聊时,他手里竟然掐着一根烟。“这里是乡下,一般也没有消防过来查,我的加油站开了10年了,也从来没出过问题,抽烟时只要在门外抽就没事。”当记者问及在“加油站”附近抽烟是否会有安全隐患时,他不以为然地说。
就该“加油站”存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乌兰察布市消防支队监督检查指导科科长赵志忠。据赵科长介绍,这家“加油站”明显违反了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违规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同时涉嫌违反了《消防法》62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对于危险品储存、经营的相关规定,如经证实,有关部门将对油品予与没收,并对违法者处以拘留。随后,记者拨打了凉城县消防支队的举报热线,对该加油站的情况进行了举报,凉城县消防大队大队长表示非常重视,将前往现场核实情况,并将联合公安机关对此情况进行处理。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通常一个合格的中小型加油站,除土地成本外,投资至少在200万元左右,办加油站的手续也比较复杂,涉及11个委局,有消防、安监、环保、气象、商务、建委、规划、土地等部门。同时,加油站在经营过程中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加油员也需要有相关资格证书。
凉城县蛮汉镇路边这些“加油站”看似为过往车辆提供了“便利”,但由于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在运输、存储和加油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让记者担心更多的则是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报会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实习记者郭成 郝儒冰)
【大嘴巴】:无知者无畏,“加油站”老板对于安全问题的藐视,让编者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