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酒业始建于1952年,企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是近10年的事情。10年里,河套酒业加强了集团内部管控和资本运营管理,企业发展全面提速。到现在发展成为了拥有下属企业25家、总资产40亿元,员工8000多人,优质原酒生产能力达到5万千升,储存能力12万千升,成品酒生产能力12万千升。企业拥有“中国北方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中国北方第一窖”、“中华老字号”等殊荣的自治区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和中国轻工业酿酒行业十强企业。
作为食品企业,河套酒业今年还一举获得了首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的殊荣,是5家获奖单位中唯一一家食品企业。
河套酒业为什么能做到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河套酒业。
走进河套酒业的厂区内,到处可以看到“至纯至真、以质取胜、全心全意满足消费者”、“酒品就是人品”等宣传标语。1991年,以董事长为主任的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大力通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公司、车间、班组、销售四级质量管理网络;完善了质量目标、质量组织、生产现场管理及质量检验等保证体系;修订和整合了三大标准体系,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形成了24类258项企业标准体系,保证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法制化、科学化。
通过对质量工作的长期管理实践,河套酒业提炼确立了“任务再重,质量第一的思想不能变;困难再多,抓质量的劲头不能松;资金再紧,用于质量的投资不能少;人员再忙,抓质量的班子不能散;工作再多,一周一次的质量会议不能改。质量与数量、生产条件、成本、其他环节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主。发生质量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五不能,四为主,三不放过”的质量思想。这为树立全员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思想和制度保证。

专家窖
河套酒业在各项新建车间上按照食品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对厂房卫生环境进行有效的改进,实现清洁标准化生产。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并结合河套酒业自身作业特点,创新了酿酒机械化生产,引进了自动化快速灌装线,消除了食品安全人为因素隐患。河套酒业以供应链为抓手,全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实现原材料进厂生产到最终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可塑可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河套酒业设立了五道关口、八个关键部位和二十个重要质量管理点,每一个关口的质检员都拥有一票否决权。企业逐年加大科研和技术改造经费的投入,以确保质量稳步提升和产品供应。近年来,企业每年用于科研上的经费都在销售收入的2%以上,技术改造的资金都在销售收入的10%以上。
河套酒业集团副总经理刘永婷几十年来都在从事质检工作。她告诉记者,作为制造型企业,最好的诚信标签是产品质量。这是根本,是前提,是检验企业诚信的起码标准。回顾河套酒业集团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以质取胜、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通过对质量的提升、产品安全的保障、品牌的塑造,来追求消费者的满意,赢得消费者的忠诚,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