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2007年,日报曾开设“甲子丰碑”专栏,集中宣传在内蒙古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5年过去了,记者分赴各地对他们进行回访,了解他们取得的新业绩,做出的新贡献,展示内蒙古各行各业的新变化。今日起,日报开设《喜迎党的十八大老典型见证新变化》专栏,陆续刊出这组报道。
麦丽丝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王小涛摄
“当我们身着蒙古族盛装出现在第65届戛纳电影节的红毯上,当众多外国记者、摄影师争相为我们拍照,当现场响起长时间热烈掌声时,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近年来,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发展迅速,一些作品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名气。”10月17日,在呼和浩特市的一家咖啡厅,记者见到了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蒙古族导演麦丽丝。
塞夫、麦丽丝,这两个曾经在中国影坛上紧紧相连的名字,他们是电影圈中一对珠联璧合的夫妻搭档,被称为“少数民族电影的旗帜性人物”。两人共同拍摄的《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影片堪称经典,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2005年塞夫病逝后,麦丽丝继续在她所钟爱的电影事业中前行。2009年,麦丽丝完成了电影《圣地额济纳》。这部影片反映了我国航天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航天人和内蒙古各族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在第一届北京民族电影节展映中,该片作为首映影片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褒奖。
鄂尔多斯的快速崛起和飞跃发展不仅令世人瞩目,同时也值得总结和探索。麦丽丝带领她的团队,历时两年的时间创作完成大型纪录片《解密———鄂尔多斯高原》(暂定名),这部纪录片预计于年底前与观众见面。2011年,麦丽丝获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而在2004年,塞夫就已经获得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今年5月14日,反映中俄两国边防军民友谊的影片《老哨卡》在呼和浩特首映。这部由麦丽丝担任艺术总监,新生代导演德格娜、杜粮拍摄的影片,与《唐卡》、《斯琴杭茹》、《额吉》、《天边》、《月亮之上》、《成吉思汗》及《长调》7部优秀民族电影一起,受邀在5月16日开幕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进行展映。
戛纳之行,内蒙古民族电影代表团收获颇丰,8部电影全都收到了美、德、法等国发来的购买协议。德国有关方面还发出特别邀请,希望这8部电影能够于11月集体亮相该国举行的电影展。
电影《天边》、《老哨卡》分别入选莫斯科和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竞赛影片。内蒙古电影集团与法国东方影视公司洽谈了合作事宜,达成合拍电影的意向。“此次戛纳电影节上,我们向国际电影同行和片商展示了近年来内蒙古民族电影的成就。通过展映,让世界了解了我们,这是内蒙古民族电影走出去的重要一步。”麦丽丝说。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电影事业的繁荣。哈斯朝鲁、巴音、德格娜等一批优秀的电影导演,艾丽娅、娜仁花、涂们、巴音额日乐等一批优秀的电影演员,不断有佳作问世。作为一名蒙古族导演,我感到很欣慰、很幸福。”麦丽斯说。
18日一早麦丽斯就要返回北京,作为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的她正在筹备10月20日在台湾举行的优秀民族电影展映活动。麦丽丝告诉记者,由塞夫和她共同拍摄的《天上草原》此次会作为开幕影片放映。(记者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