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集团公司是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组建成立的,目前居于全国合资铁路公司的前列。近日,记者走进集通铁路体验一线铁路工人生活工作的点滴。
重组创立辉煌
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内蒙古地方铁路总公司,1985年5月7日批准成立,1995年7月16日变更出资比股,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组建成立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组建了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集通公司现有员工1.3万人,营业总里程1336.3公里。运营16年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普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输规模及资产体量较大的集团化模式运作的区域性路网合资铁路公司。
集通公司不论建设规模和资产总量都居于全国合资铁路公司的前列,预计两至三年之后运营里程将达到4000余公里,每年区域路网运输能力达到3.5亿吨。
铁路的“保姆”工务人
巴特尔是一名17年的老工务段职工,一直在一线工作,他告诉记者,铁路要想顺畅地运营,工务段的职工必须认真地工作,所以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一线,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和他一样的技术骨干。
“我们日常维修养护线路,可以说是铁路的保姆吧!”谈起工务段的工作,一名工务段工人告诉记者。
白旗工务段,管界跨越自治区的7个旗县,管辖正线534.649公里,共有1098名工人工作在这条线路上,主要承担的任务是线路、桥涵设备的维修养护及地亩管理工作。
铁路线就是他们的办公室
工务段的工作每天都在进行,一个班组20多人,沿着铁路线检修,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对于他们来说,铁路线就是他们的办公室。
“是有点苦,尤其是冬天和下雨的时候,不过我们干了这个工作,就要将这个工作干好。”铁路工人老张笑着告诉记者。
每天工作在铁路线上,家庭就成为他们难以顾及的一面,每个人谈起家庭,都是觉得亏欠了太多。
“这些年对于妻子的亏欠太多,特别感谢她为家庭的付出,希望有一天能够给妻子干干家务,陪她逛逛商场。”白旗工务段达盖车间副主任任树森说。
近年来,随着科技设备的投入使用,白旗工务段不断变化,职工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但始终还是有那么一批叫工务人的铁路职工每天奔走在铁路线上,日复一日地检修着铁路线。(记者 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