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辆农用车、一眼机井、一块饲料地、一台风力发电机、一处8000亩以上的围栏草场、一套牧业机具对于中旗的牧民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儿了。如今,乌拉特中旗的大部分牧民走上了家庭生态牧场这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牧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草原植被也明显改善。
近日,记者来到巴音乌兰苏木牧民图木热的家庭生态牧场时,图木热正和妻子忙着把羊往圈里赶。图木热告诉记者,在中旗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政策前,他家仅有3000亩草场,养着五六百只羊,那时候养羊不科学,五六百只羊无论春夏秋冬,始终都吃这3000亩草场的草,一年下来去掉开支没有什么收入。现在,他仅仅养着300只羊,可有4片草场可以进行季节性的轮牧,羊吃的好,一年收入达到七万元。
图木热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今年,他家还盖起了砖瓦房,家里电视、冰箱、卫星接收设备、风光互补发电机、水井等一应俱全。
据巴音乌兰苏木纪检书记苏雅拉其其格介绍,巴音乌兰苏木倡导牧民开展家庭生态牧场的模式主要是以大户带小户,强户带弱户,合股建设高效家庭生态牧场。以围封草场、草场改良、人工种草为手段,以恢复草原植被,提高产草量为前提,以草定畜、草畜动态平衡为基点,以舍饲半舍饲、发展育肥经济等各项技术组装配套,推广羔羊、老羚羊、羯羊舍饲育肥新技术,返季销售,加快周转,增值增效。贫困户以剩余劳动力和少量牲畜与富裕户合股实现优势互补,组成高效家庭生态牧场。
2012年,中旗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发展理念,建设20个基础母羊在300只以上或骆驼在100峰以上、户均草场达到20000亩以上的生态家庭牧场。通过建设生态家庭牧场,有效保护了中旗草原生态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牧户抗灾能力,扩大了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切实转变了畜牧业经营方式,促进了全旗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通过几年的努力,中旗家庭生态牧场迅速发展起来。到今年上半年,全旗拥有家庭生态牧场总数已达103户,拥有草牧场104.3万亩,围栏建设48.2万亩,牲畜存栏头数达到5万头(只)。家庭生态牧场的建设使中旗实现了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与建设家庭生态牧场前相比,牲畜繁殖成活率达到97.98%,死亡率下降了3%,实现了畜牧业生产与草原生态建设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