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出租车司机违规欺客
内蒙古新闻网  12-11-21 16:03 打印本页 来源: 红山晚报  
 

  前一段时间的降雪天气,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雪后路滑,城区出租车行业出现了不少违规的现象:趁“雪”宰客;短途乘客遭拒载;黑车上路;强行拼客……近期,针对众多市民的反映,本报派记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关注,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短途客常遭拒载

  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均为一个城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然而在这些地方,乘客被出租车拒载却成了常事,难免会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11月14日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来到火车站前采访,从呼和浩特开往满洲里的火车恰好刚刚到站,火车站的出站口外停放着很多出租车,见旅客走出车站,出租车的司机们开始热情地迎上去问:“去哪里?打车走吧?”于是记者以乘客的身份搭车,很快有出租车司机上前搭话揽活儿。当司机得知记者要去赤峰商厦附近而并非长途时,便马上失去了开始的热情。还告诉记者,打短途车,得到出租车乘降区外的马路上去,这附近是等是去往敖汉、平庄、元宝山等较远的旗县、乡镇乘客的。过了一会儿,记者再次打车发现,对记者这样的短途客,司机大都持两种态度:明确表示不去;也有人表示愿意跑短途,其中有两位师傅,得知记者要去往赤峰商厦时,表示可以“顺道儿”带记者一程,车费要收20元。记者表示很纳闷:“6元起步,你咋收20元,再说市区之内为什么不打表呢?”司机扔下一句“雪还没化干净,路这么滑,不好走。”再也不理记者。

  无独有偶,本报记者还曾接到市民韩女士反映,前段时间她在长途汽车站前遭到出租车拒载。据其介绍,一天乘坐客车回到赤峰,出站后看见门口聚集很多出租车司机喊客。可一听说去向阳小区,大部分司机立刻没有了热情。面对出租车司机如此拒载,韩女士很气愤。

  通过采访得知,原来在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地,有部分出租车经常专门在附近等活儿,而且他们只愿意拉长途客,对市区内的短途客没兴趣,主要原因是拼凑几位乘客,跑一趟长途下来要比在市区跑几趟活儿都赚钱。对于此类被拒载之事,受访的多位市民均持抱怨态度,表示出租车代表着一个城市形象,应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记者刘波)

  雪后打车常遇涨价

  入冬以来,频繁的降雪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的麻烦,每到恶劣天气,出租车随意涨价成了“潜规则”,市民虽对此不满,但也不得不“心甘情愿”被“宰”。

  11月13日早晨,记者在新城应昌大街富河国际看到,约有20余位上班族站在雪地里焦急地等车,两辆出租车停在人群前。众人一起冲向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说道,车去新城起步价是10元一位,坐就上车,不坐就算了。众人迟疑了一下。随后有人说道,10元就10元吧,黑是黑了点,不过再等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估计价也差不多,说着几个小伙子坐上了车。“这也太贵了吧,一个人起步价就是10元,一到雪天,想坐个平价车怎么这么难呀!”人们议论纷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出租车司机的解释,涨价属于随行就市,天气恶劣,很多司机怕出事故,宁愿待在家里,而雪天打车人又多,出租车供不应求,涨价算是正常现象。更何况自己出车,也是冒了风险的,如果车出现刮蹭,乘客不用出一分钱,可修车少说也得上百元,这风险只能自己担,所以涨价也算是理所应当。(记者瑞波)

  班车停运时黑车生意忙

  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很多市民的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都不得不入库,打车成了人们出行的选择,突然增加的客流量使出租车应接不暇,而此时“黑出租”却为人们救了急。

  雪天路滑,很多人选择打车出行,出租车一时间供不应求,此时黑车大摇大摆地驶向街头,虽然是黑车却解了人们出行的困扰。坐黑车还是继续等在路边无车可坐,很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坐黑车。近日,记者在应昌街看到,一辆挡着车牌的银灰色大众轿车,停在等车人身边,最后以每人40元的价格成交去往喀旗。

  据知情市民介绍,以前这些黑车既怕运管抓住,又怕别的车司机举报,都是偷偷摸摸地拉人。可一到雪天,生意好做,黑车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敢上路随便拉人了,而且价格还翻了倍,以前去喀旗每人只要20元。家住松山区夏家店乡的王先生被雪困在家里,客运车又停了,急于上班的王先生,虽然知道坐黑车的种种坏处,但却没有其他的选择,每位20元送到赤峰,虽然比班车贵了一倍多,但王先生觉得,还算可以,比无车可坐强得多。据记者了解,在大雪天气,像王先生一样,乘坐黑车的人大有人在,并且还都庆幸还有车可坐。(记者瑞波)

[责任编辑 魏佩 ]

笑逐颜开领津贴
苍天圣地·阿拉善
风雪铁路线 坚守保...
1000多只候鸟嬉戏...
呼和浩特举行锐武...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踏雪入户说盛会
锡林郭勒草原降雪降温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