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酱腌菜、食用菌及制品等14类食品,珠宝玉石饰品、中小学教科书、建筑装潢用石材、学生校服等19类工业产品及日用消费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721家企业的917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91.5%。其中,15种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
据了解,71家大型企业的88种产品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8.9%,39家中型企业的54种产品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2.6%,611家小型企业的775种产品的产品抽样合格率90.6%。其中,大、中、小型食品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4.7%、93.2%、93.7%。
此次抽查中抽样合格率达到100%的15种产品分别是:食用菌及制品、食糖、液体乳、乳粉、大米、禽肉水产罐头、电石(碳化钙)、煤制油、工业甲醇、工业盐酸、LED灯、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汽油、柴油。(记者 胡芳)
附: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分析
【食品】
酱腌菜、酱卤肉制品合格率下降
主因:企业添加时计量不准确卫生条件差
本次抽查的14类食品中,食用菌及制品、食糖、液体乳、乳粉、大米、禽肉水产罐头等6类产品抽查合格率为100%;酱腌菜、酸牛乳、方便食品、酱卤肉制品4类产品抽样合格率与上期相比有所下降;糕点、月饼、乳粉制固态成型制品3类产品抽样合格率有所上升。
酱腌菜不合格项目是山梨酸,主要因企业添加时计量不准确造成。山梨酸是化学合成的防腐剂,按国家标准规定,防腐剂山梨酸在酱腌菜产品中最大的使用量为0.5g/Kg。本次不合格的产品中,超标最严重的为0.67g/Kg。
酱卤肉制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说明一些企业存在卫生条件差或生产环境消毒不严格,产品被污染。
【建材】
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25%合格
主因: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按标准生产
本次抽查了20个批次的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合格率仅为25%,质量问题突出。
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燃烧性能、表观密度、抗弯承载力等。燃烧性能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阻燃剂添加量少,达不到阻燃要求。表观密度低是由于生产过程中聚苯乙烯原料加人量不足造成。造成上述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按标准组织生产。
【其它产品】
系统集成软件产品合格率为65%
主因:产品功能性要求等指标均偏低
本次对煤制油、工业甲醇、工业盐酸、自镇流荧光灯、LED灯、系统集成软件产品、预拌混凝土等7类产品首次开展了监督抽查,其中除自镇流荧光灯54.2%合格、系统集成软件产品65%合格外,其它5类产品合格率均达100%。
我区无自镇流荧光灯生产企业,样品来自流通领域。该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灯功率、初始光效、显色指数、色品容差、谐波含量。
系统集成软件产品不合格项目是产品功能性要求、易用性帮助功能要求、文档集要求均偏低,在使用时都容易影响软件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本次对集成系统软件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标志着我区在这一领域开始对软件产品正式实施质量监管。
【风险监测】
汽、柴油全合格卫生纸菌落总数超标
主因:企业环境卫生条件差造成产品污染
三季度对卫生纸、汽油、柴油3类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共抽查了48家企业的61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8.4%。
本次风险监测对卫生纸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增白剂四项指标进行检验。抽查了4家企业的13个批次产品,检测项目合格率为92.3%。不合格项目是菌落总数。原因是企业环境卫生条件差,造成产品污染。
本次风险监测对汽油产品的实际胶质、辛烷值、抗暴指数三项指标进行检验;对柴油产品的硫含量、凝点、闪点三项指标进行检验,检测项目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