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网购价格战,利用了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吸引了大量人气。然而,电商搞节日集中促销,消费者真能获得实惠吗?硝烟过后,不少网购达人发现,促销背后的猫腻不少。
比如,很多全场五折的服装类店铺的新热销款在活动当天都莫名其妙地下架了,全场销售的竟都是老款。呼市的魏女士对笔者说,她在很多天前就在某品牌网络旗舰店看中了一件毛呢大衣,因为此商品在“双十一”是五折优惠,魏女士一直将大衣放在购物车中耐心等待,满以为到了那天就能以五折价格“入手”。可到了“双十一”,魏女士却发现心爱的大衣下架了。魏女士很生气,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就像耗费功夫煮熟的“鸭子”,到了想吃时却“飞”了,能不生气吗?魏女士对网购开始有些失望。“双十一”当天,更有许多商家的货物要么缺货,要么就是提价后再降价,让消费者纷纷吐槽。
其实,像魏女士一样,很多曾经热衷网购的人都开始反思。“网购就像有瘾,一段时间内,我什么都想在网上买,天天浏览购物网站。”在呼和浩特市某媒体工作的白女士说,“可是当我冷静下来后,发现网购来的很多衣服的质量经不住时间考验,十件里有八件穿不了几回就‘雪藏’了。而且,网购耗费时间和精力,长时间逛网店对颈椎不好。很怀念逛街购物的日子,走路有氧气,试穿有乐趣。电商搞价格战或节日促销,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买回来的很多东西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个“双十一”,白女士冷眼旁观,没凑热闹。
“双十一”的成交量令商界艳羡,可苦了快递公司,忙中难免出错。家住赛罕区的王先生在11日当天订购了一套玻璃杯子,3日之后货物就到了,速度倒是十分给力。但他意想不到的是,打开包装,一套玻璃杯竟全成了碎片。王先生质问快递公司,对方答复,因为“双十一”的订单量实在太大,仓库爆仓,工人搬运时为了赶进度,丢来丢去,很多易碎品都没能“幸免”。因为玻璃杯价格不高,王先生只得作罢,但他向笔者表示,以后绝不贪一时便宜了。
新闻链接:11月11日,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发起的“双十一”疯狂优惠活动,掀起了全民网购热潮。面对铺天盖地的打折商品,消费者毫不吝啬地贡献了1.058亿的网络购物订单。淘宝天猫全网成交总销售额达191亿元人民币,是去年淘宝“双十一”活动的3.6倍,创下了新的纪录。(实习生赵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