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放学了吗?”17时06分,史杏花拨通女儿的电话。
“放学了,今天4点20放学,我坐71路公交车再倒65路回家。”女儿贺智慧在电话里回答妈妈。
“今天改坐71路?怎么不坐31路啊?”史杏花有些纳闷。
“我坐71路到市医院门口再倒车,为了早回家呢。”
听了女儿这样的回答,史杏花没再追问。在电话里,她感觉女儿就坐在71路公交车上。
尽管如此,她心里还是禁不住嘀咕:“这孩子,今天怎么突然坐起了71路?”
女儿走失了
这是史杏花与女儿10月29日下午的一段对话。
12月11日,史杏花回忆起与女儿的最后这次通话,无限懊悔。
放学后独自回家的10岁女儿贺智慧,从此音信皆无,至今未归。
10月29日17时36分,在与女儿通完电话半个小时后,史杏花心里有些发慌,女儿还没有到家,她再次拨打女儿电话,开始,电话里的提示音是“无法接通”,再打,有人接起,又马上挂断,再打,却成了关机……这个过程,大约用了4分钟。
不祥的感觉向史杏花袭来,她迅速通知了亲戚朋友,大人们开始四处寻找。刚开始,寻找的重点是贺智慧回家乘坐公交车的必经路段,后来寻找范围扩大到了呼和浩特市各个旗县区。
寻人启事贴在了贺智慧可能出现的每个路段,上面留有贺智慧二叔家的座机号码2523224。近千张寻人启事贴出去了,贺智慧二叔家的座机一直开通着,至今,这个电话没有接到一个提供线索的。
在孩子走失以后的二十几天里,每天参与寻找贺智慧的车辆有四五辆,都没找到一丝线索。
后来,家里的亲戚朋友多数去忙其他事情了。贺智慧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爸爸那天不在家
贺智慧就读于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小学五年级。
她的妈妈史杏花和爸爸贺海义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人。贺智慧在家说清水河方言,在学校与同学说普通话,但是外人一听,总能听出贺智慧明显的清水河口音。
贺智慧走失那天,贺海义正在赤峰市忙一笔工程。他10月24日去的,得知到女儿走失的消息后,30日,他急急赶回。
如果贺海义那天在家,贺海义也可能开车去接女儿。
但是,据史杏花说,女儿很聪明也很乖,从9岁起,这个孩子已经能够断断续续地自己回家。
贺海义原来是个木工,靠自己揽活维持家用。今年6月,可能是为了生活更好更轻松,他在呼和浩特华美汽配城租了一间店面,经营汽车配饰。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店面上来,贺海义把原来租住在呼和浩特市小黑河镇小黑河村的家搬到了店里。
家搬了,贺智慧就读的学校没变。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上学的路线,贺海义开车接送了女儿一段时间。后来,上学的路线慢慢熟悉了,家里人改为早晨送贺智慧上学,晚上放学多数时候就不接了。
“因为早上容易交通拥堵,送她是怕她早晨迟到。”史杏花这样解释。
平时贺海义开车送女儿上学有20分钟就到校了。10月29日这天,由于贺海义不在家,史杏花借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呼和浩特华美汽配城把女儿送到了31路西瓦窑站牌下,又快速返回,邻居还等着用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