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冻在地里的收割机
虫灾导致玉米减产
在魏金祥家的院子里,堆放着一大堆喂牛羊的玉米棒。
这其中有一些玉米棒很“袖珍”。魏金祥走过来,随意从一堆玉米棒中抽出一大一小两根玉米棒拿给记者看,小的不及大的的三分之一。
“今年夏天,我们这儿遭遇了虫灾。最严重的地里,玉米比往年减产了70%。”魏金祥告诉记者。
闹虫灾时,魏金祥特意让小儿子上网查看。“地里的虫叫‘玉米粘虫’,不会飞,红头黑身,还不到两公分长。那时候虫子真多,我从地里走一趟出来,兜子里满满的全是它,站在地边儿上,还能听见虫子‘刷刷’吃玉米叶子的声音。”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但魏金祥说起此事,仍有一丝恐慌。
后来,全村人齐心协力用农药结束了这场虫灾。
虫灾虽然抑制住了,但玉米上残留的农药却带来了更大的灾祸。“起初我们以为没事儿,用打过农药的玉米杆喂牛,可一段时间以后,很多村民家的牛出现了难产、小产的情况。村民害怕了,都不敢喂了。现在村里的牛羊草料也出现了短缺。”魏金祥盯着炕棱,发了一会儿呆。
跨省放牛
由于草料短缺,村民们想尽办法喂牛羊。
“我家算是村里的养牛大户,之前有90多头牛。可是一场大雪下来,我为了节省草料,卖掉了20多头育肥牛,只留下了60多头繁殖牛。来年这些牛就是发展的基础。”魏金祥说。
为了让群牛吃饱,魏金祥雇佣了一个牛倌,每天他和牛倌两人要骑马赶着牛群到15公里以外去放养。两人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出发,下午6时许回家已是繁星满天。他们放牛的地方虽然距离家有15公里远,但已经到了吉林省双辽市的地界。
魏金祥雇佣的牛倌大哥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放牛的地方虽然还有一些玉米杆可以吃,但是每天往返的路很危险。在一次回来的路上,由于积雪盖着路面,看不清雪深浅,有一头牛踩进坑里把腿崴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