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套布海村:大雪埋住了即将丰收的超级稻
内蒙古新闻网  12-12-21 10:50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冻在地里的收割机

  虫灾导致玉米减产

  在魏金祥家的院子里,堆放着一大堆喂牛羊的玉米棒。

  这其中有一些玉米棒很“袖珍”。魏金祥走过来,随意从一堆玉米棒中抽出一大一小两根玉米棒拿给记者看,小的不及大的的三分之一。

  “今年夏天,我们这儿遭遇了虫灾。最严重的地里,玉米比往年减产了70%。”魏金祥告诉记者。

  闹虫灾时,魏金祥特意让小儿子上网查看。“地里的虫叫‘玉米粘虫’,不会飞,红头黑身,还不到两公分长。那时候虫子真多,我从地里走一趟出来,兜子里满满的全是它,站在地边儿上,还能听见虫子‘刷刷’吃玉米叶子的声音。”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但魏金祥说起此事,仍有一丝恐慌。

  后来,全村人齐心协力用农药结束了这场虫灾。

  虫灾虽然抑制住了,但玉米上残留的农药却带来了更大的灾祸。“起初我们以为没事儿,用打过农药的玉米杆喂牛,可一段时间以后,很多村民家的牛出现了难产、小产的情况。村民害怕了,都不敢喂了。现在村里的牛羊草料也出现了短缺。”魏金祥盯着炕棱,发了一会儿呆。

  跨省放牛

  由于草料短缺,村民们想尽办法喂牛羊。

  “我家算是村里的养牛大户,之前有90多头牛。可是一场大雪下来,我为了节省草料,卖掉了20多头育肥牛,只留下了60多头繁殖牛。来年这些牛就是发展的基础。”魏金祥说。

  为了让群牛吃饱,魏金祥雇佣了一个牛倌,每天他和牛倌两人要骑马赶着牛群到15公里以外去放养。两人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出发,下午6时许回家已是繁星满天。他们放牛的地方虽然距离家有15公里远,但已经到了吉林省双辽市的地界。

  魏金祥雇佣的牛倌大哥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放牛的地方虽然还有一些玉米杆可以吃,但是每天往返的路很危险。在一次回来的路上,由于积雪盖着路面,看不清雪深浅,有一头牛踩进坑里把腿崴断了。

[责任编辑 魏佩 ]

抢通生命线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战严寒 保生产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媒共赞十八大
《花落花开》在伊金霍洛旗巡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