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2的内蒙古经济面貌:发展是主旋律 增长是主基调
 

  12月22日,刚吃罢早饭,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民杨贵起便匆匆拿起手机,与身在东胜的儿子通话:“那个贷款办了没有?”

  “爸,你放心,贷款早办下来了,靠这个,我们的项目也竣工了……”

  今年,老杨的儿子与别人在东胜区合伙投资了一个项目,因融资困难,项目建设陷入困境,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保增长、促发展政策的扶持下,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儿子工作顺利——在老杨看来,这是事关他们一家发展大计的好消息。

  而更多事关自治区的好消息,却是老杨不知道的。仅在12月,一个又一个沸腾出炉的好消息在内蒙古大地上传播:我国唯一的军民融合商用车研发中心项目在蒙西地区竣工;总投资260亿元的国内大型稀土钢板材项目在内蒙古开工;全区亿元以上工业续建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计划;全区30万人实现脱贫、128.5万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这些消息,是事关我区数百万家庭发展大计的好消息。

  从一个家庭到事关数百万家庭的好消息,浓缩了自治区2012年的发展记忆。

  而这一切,总是因为充满进取精神的形势认识而让人记忆犹新。

  在今年初的一次会议上,就我区发展面临的形势,自治区领导告诫与会的盟市一把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各级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要清醒认识我区产业结构单一的风险,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努力在推动产业多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将自治区安排部署的工作一个一个地推进,一项一项地落实。”

  精神决定态度,态度催生思路。

  2012年,我区敲定了充满希望的促发展思路: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举;坚持惠民生与促发展并重;坚持聚内力与借外力结合。

  思路决定出路,形势倒逼行动。“三个坚持”,就是促发展的嘹亮号角。

  一年来,抓施工、抢进度、保质量和抓增收、促消费成为我区在外需疲软背景下扩大内需的行动;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有效解决融资难成为我区在企业信心受挫情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行动。完善流程、减少环节、高效服务、减负增效成为我区在优化政策环境中力保经济回暖的行动。办实事、促转变、求实效成为我区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行动。

  “坚持稳中求进,增强发展信心,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在行动过程中,自治区发出保增长、促发展动员令。

  希望源于行动,收获见证希望。

  据专家预测,2012年,良好的发展环境、稳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的有效投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成,使得我区经济实际增长速度高于预期目标,发展势头仍然强劲。以下这些统计数字,佐证着这个激动人心的预测:

  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首破1.2万亿元,新开工项目、投产项目双双超过1.3万个,我们正在补齐危机形势下投资后劲不足的“短板”;全区8000万亩农田受益于农业保险,粮食实现连续第九年增产,牲畜存栏数量连续第八年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我区做优第一产业的基础日益稳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化工、有色、装备制造业三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速遥遥领先其他产业,其增加值首次占到工业经济比重的20%以上,我区工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效应显现。

  前11个月,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2200亿元,同比增加150.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超过1300亿元,内蒙古企业经济效益由降转升的趋势逐步确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接近1600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继续保持在百亿美元以上的水平,在危机蔓延形势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全区金融机构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发放的贷款首次突破企业贷款总额的30%,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坚冰正在被逐步打破。

  通过“一卡通”,全区发放的各类财政补贴资金突破2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以上,180多项惠民补贴惠及区内440多万户城乡居民;城、乡居民两项收入双双保持在10%以上的增幅,收入增幅一直滞后于经济增幅的尴尬正在淡出内蒙古人的视野。

  收获,总是在回味中意义深远。

  12月2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上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回味中,往往留下经典的回声:在积累经验中把握航向,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沿着2012年的发展之旅,轻抚那一块块由数字筑成的发展里程碑,我们至少获得这样的启示:

  ——只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我们就能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获得强大的动力。

  ——只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和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我们就能实现更好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只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我们就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杨帆)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抢通生命线
蒙汉双语宣讲十八...
战严寒 保生产
绿色的撬动
四子王旗突降暴雪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警媒共赞十八大
《花落花开》在伊金霍洛旗巡演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