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最美中国人· 草原儿女】把百姓放在心上的好支书
 

  “只有心里装着群众,群众才会支持你。”这是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乡永兴村党总支书记申国富常说的一句话。村委会主任于长国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12年7月,扎赉特旗连降暴雨。永兴村二家子屯有两位70多岁留守老人的安危始终牵动着申国富的心,一天夜里11点多,他顶着暴雨来到老人家,将他们接走并予以妥善安置。事后据村民说,申书记离开不到半小时,老人家房子的外墙一侧全部倒塌。

  2000年6月,申国富当选村支书。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既然当了干部,就有责任让群众尽快富起来。”为改变永兴村种植结构单一、种植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不高的现状,申国富带领村两委班子,确定了以甜叶菊和地膜玉米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他率先种起甜叶菊,并通过带头示范和耐心讲解,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种起甜叶菊。目前,该村已种植甜叶菊1500亩,建起甜叶菊育苗基地6000平方米,年产甜叶菊2000余公斤,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在地膜玉米种植上,推广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全村发展地膜玉米2950亩,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00余元。“以前我们哪儿懂啥是优化种植结构,一门心思种玉米,200多亩玉米地,1年顶多能赚4万多元,现在150亩的甜叶菊,1年纯利润高达15万元。”村民杨大林提起申书记,竖起大拇指。

  2011年,申国富牵头在永兴村建起申丰农牧机械专业合作社,从灭茬到收割,全程使用农业机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经营成本。如今合作社已有成员82户,集约经营土地3750亩。据计算,土地集约经营可实现亩节约资金120元,仅此一项就节约土地经营成本高达40万元,让群众在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中得到实惠。

  近几年,永兴村还大兴养殖业,建起1000平方米以上生猪养殖场11个,拥有200平方米以上养殖场的养猪大户就有18家,年出栏生猪1.5万头。另外,建有黄牛养殖小区8家,培养黄牛散养户80户,全村黄牛饲养量达千余头,使永兴村成为全乡有名的黄牛养殖专业村。

  在申国富带领下,永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基础设施落后、信访矛盾突出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走进永兴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水泥路,整齐的行道树,宽敞明亮的文化室,干净整洁的村容。据统计,2012年,永兴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万元。(本报记者 胡日查 李雪 李静)

[责任编辑 于鑫 ]

农民积雪下抢收玉米
寒冬里的快乐
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
保安全
天冷多喂点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图书进警营
【救灾】50多座大棚恢复生产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