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源头——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魏家窝铺遗址出土的文物。资料图片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和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一起以“红山文化遗址”被列入预备名单。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北方的一种文化,分布在中原和东北亚地区的接合地带,因最早发现于赤峰市郊的红山后而得名。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
红山文化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长,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1971年出土自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的发现,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