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黑出租车不少
1月28日18时许,记者在国际商贸城南门附近打车准备到海拉尔东街,十几分钟内,先后有3辆黑出租车停下问记者去哪儿。18时30分,一辆白色捷达黑出租车停到记者跟前,听说记者要去海拉尔东街,司机迅速给出价钱“15元”,记者上车后,司机又开始沿路寻找顺路的拼客。记者发现,看到是黑出租车,先后有几名准备打车的市民凑上来,询问是否顺路,能否拼车,显然,他们不排斥黑出租车。路上,司机告诉记者,之前,他跑过几年的出租车,所以对首府路段及每段行程的打车费比较熟悉。由于包出租车费用比较高,相关部门管得也比较严,所以他将自己的捷达轿车进行油气改装后,专门跑起了黑出租。这名黑出租车司机还向记者透漏,不少跑黑车的以前都是出租车司机,另外,黑出租车几乎都进行过油气改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天气冷,打车的市民多,加上道路时常拥堵,许多市民认为打车比较难,而且常常需要拼车,这些情况显然为黑出租车带来了市场,而市民对黑出租车的认可,也使得黑出租车市场越来越大。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都有乘坐黑出租车的经历。
市民反映不一
对于黑出租车,市民反映不一。家住呼和浩特市丽苑小区的赵敏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单位离家较远,她经常打车,而2012年这一个冬天,她没少坐过黑出租。赵敏说:“冬天打车太难了。其实刚开始,我坚决不坐黑出租车,感觉不太安全,直到有一次赶时间,没打上出租车,才硬着头皮坐了一辆黑出租车。那次之后,我便开始坐黑出租车了,而且对这种现象慢慢也习以为常了。不过每次坐车前,我都会特意打量一下司机,如果司机看起来比较老实、可靠,我才会坐。说实话,我现在感觉有黑出租车还挺好、挺方便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与赵敏的观点一致,认可黑出租车,认为黑出租车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也有市民认为,黑出租车会无形中带来许多安全隐患,认为人们尽量不要乘坐。
采访中,提起黑出租车,反映最大的莫过于正规出租车的司机。1月29日上午,出租车司机李文强对记者说:“我包的是别人的出租车,每小时的份子钱均下来就有20多元,由于时常堵车,现在的出租车越来越难跑了,拉些拼客还可以增加点收入,而黑出租车的出现,抢走了我们不少生意,对我们影响不小。”
权益无保障
乘坐黑出租车可能遇到哪些问题?1月29日,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出租车管理分局副局长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年,我们都会对出租车的气罐、计价器等进行检验,以保证每辆出租车正常运行,也会对出租车从业人员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车辆行驶方面进行继续教育,而黑出租车未经过正规检测,技术状况无保障,驾驶人员也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技术不过硬,可以说车辆安全和服务都没有保证。另外,每辆正规的出租车都有强制险、第三者责任险和司乘险,而黑出租车为了节省开支,可能只有强制险。另外,黑出租车未经合法许可,无任何抗风险能力,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产生纠纷,黑出租车车主难以承担对乘客的赔偿责任,可能致使乘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可以说,黑出租车给出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希望市民拒乘黑出租车,不要为了一时便利,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记者 杨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