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土右旗明沙淖乡敬老院举办特别婚礼 78岁新郎迎娶93岁新娘
内蒙古新闻网  13-02-08 11:22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晚报  
 

掀起你的盖头来

两位老人的结婚证

未来的路,执手相伴。

  昨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依照民俗,这天“宰鸡赶大集”,是采购年货的好日子。土右旗明沙淖乡敬老院在这天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住在敬老院里的78岁新郎康占宽迎娶了93岁新娘李桃女。敬老院的老人们一同见证了这对耄耋新人的幸福时光。

  93岁第一次当新娘

  7日上午,敬老院里一派过年的喜庆气氛,活动室被安排成了简单而喜庆的“婚礼礼堂”。康占宽搀扶着李桃女走入活动室,屋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第一项仪式——揭盖头!”婚礼司仪话音落下,满脸幸福的康占宽,用红挑杆挑起了新娘的红盖头,那一刻,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的李桃女露出了羞涩……

  一样的满头白发,一样的满脸皱纹,一样发自内心的欢笑。新郎还头脑清晰,行动自如;聋哑的新娘则背弯腰驼,已不能正常行走。就是这样一对老人,却因为一份“关爱”,在敬老院里产生了爱情。

  “你俩谁追的谁?”婚礼上,人们起哄问起两位老人的爱情故事,笑得满脸皱纹的新郎康占宽说:“唉!就算是我追的人家吧。”在大家的笑声中,虽然听不见“小女婿”说啥,但新娘李桃女却双手半掩,笑得露出了剩的不多的牙齿。

  李桃女,土右旗明沙淖乡小板申气村人,生于1920年2月11日,先天聋哑,一直没结婚,身体硬朗时在村中以务农为生,75岁时,作为“五保户”被村里送进明沙淖乡敬老院生活。随着年岁增高,老人逐渐行走不便,生活难以自理。

  康占宽生于1935年7月18日,十几岁时随父母从达拉特旗来到土右旗明沙淖乡明沙淖村。57岁时,康占宽和比他大一岁的前妻成家,共同生活了15年后,前妻因病去世。2011年,为让无儿无女又无生活来源的康占宽安度晚年,村里将他送进了敬老院。

  康占宽说:“别看我上了岁数,可身子还挺硬朗。住进来后,我看见她打饭困难,就每天帮她打饭、收拾屋子。天暖和的时候,搀着她到院里透透气。每次她都冲我‘咿咿呀呀’地比划,高兴了还笑笑。我也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反正就觉得能看见她笑,就从心里往外地高兴。”

  “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

  康占宽照顾李桃女的事被敬老院院长王岳震看在眼里,他有意促成两位老人,征求康占宽同意后,他安排康占宽和李桃女住进了一个屋子。随着共同生活的日子越来越长,两位老人俨然成了一对相依为命的“老情人”。

  两年多的“试婚”时间,这个家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两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由头脑清晰的康占宽保管。吃饭时,他去食堂打回来,李桃女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时,他去村里的市场给她买点可口、开胃的。“我是典型的‘妻管严’,不是因为怕她,而是因为经常闹不清她要干吗,又怕她着急喊叫,和我拉脸生气,只能尽量伺候好人家。”康占宽说。

  别看李桃女出不了门,大小便都要康占宽伺候,可她像多数妻子一样,管着家里的“内政”。两位老人并排放着的床侧面,各有一个上锁的小柜,家里的新床单等,都是李桃女锁着,外人给了什么好吃的,也是她保管。老人平常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板凳上,整理自己的“家当”。

  2012年夏天,王岳震院长给两位老人举行了简单的订婚仪式。王岳震等人曾经觉得,结婚证对于这对将要走到人生尽头的老人已没什么实质意义了,但康占宽却说,他们还是希望能领证:“没别的意思,我们走后,那两个红本本能证明我们曾经是两口子。”

  为满足两位老人的心愿,2月6日下午,敬老院管理员把两位老人带到土右旗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两位老人拿到了期盼已久的“红本本”。

  婚礼仪式举行后,人们将礼金递到两位老人手中,康占宽马上将自己得到的礼金交到李桃女手中。

  一个行动自如,能说能笑的老人,找一个行动不便、大自己15岁的妻子,图的是什么?康占宽悠悠地说:“除了吃饭、睡觉,每天我们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她坐在床头,我坐在床尾,看看窗外的蓝天、白云。在一起能图啥,就图眼睛里能看见个需要自己的人,再就是将来和她能以合法的夫妻身份,埋进一个坑里。”(记者李学工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魏佩 ]

购年货 迎新春
超市开到了家门口
选个灯笼庆新年
过年了,农村大集...
陪空巢老人过“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挂灯笼 迎春节
喜迎新春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