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清冷的黄河岸边,王三鱼馆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院子里窗明几净,满目红艳艳的春联,足有四、五十幅。院墙上,主人王金清救人的大幅照片和事迹很是醒目。抬头望去,一排排彩旗迎风飘舞。院子僻静处,王金清收养的8条流浪狗不时地撒欢叫几声。
“因为排行老三,人们都叫我王三。”王金清笑着说。
尽管餐馆早已歇业,但仍有几个小工没有回家,王金清决定留下来陪他们一起过年。其中最让他放不下的是60多岁的孤寡老人郭茂龙。老人吃住在这里已十几年,平日帮着干点杂活。王金清给老郭看病、买新衣,还嘱咐老人把工资攒起来养老。
一阵阵笑声从一间小屋里传来,是一家人正围着王金清几个月大的儿子说笑,其乐融融。王金清说,大女儿15岁,平时住校。岳父岳母家在河对岸的达拉特旗,但常年住在这里。
“不用我说,女婿就把新衣服给买回来了!我还有2个女婿、1个儿子呢,可就爱住这儿。”王金清的岳父笑眯眯地对女婿夸个不停。
“孝顺老人天降福!”王金清念叨着。
对于女婿救人,王金清的岳父总是悬着一颗心:落水的人经常会使劲地拽你,一不小心,就会被拽进水里。王金清说:“我也经常后怕,但一看到有人落水,就什么也顾不上想,有时连救生衣也顾不上穿。”
“救活一个顶如救活了一家子”。那些溺亡者家人的嚎啕声让他感到刺痛。
多年来,将近40岁的王金清大约从黄河激流中挽救了近150人。王金清告诉记者,这两年跳河的人少多了,可每年7、8月份学生放假的时候,也总要掉进去3、4个,所以一看到有人在河边玩耍,还是心跳得不行,尤其一有学生玩,就守在那里盯着,一下也不敢离开。
天冷了,河边的人少了,可勤快惯了的王金清在家睡不住,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都要到河边转一圈。几天前,一个放生的人还差点滑到冰窟窿里,被他拽住。他说,要滑到冰下面,那就没救了。
王金清从没想过出名,但愿意被宣传:过去救人叫人叫不动,现在一有人落水,周围的人跑得比我还快!
过年了,包头市、包头稀土高新区、滨河新区的领导都来慰问,问王金清有没有需要解决的困难。王金清说,困难谁没有啊,可是再困难,也得靠自己解决!
今年,王金清打算买1艘快艇,虽说得花十几万元,因为季节性强,生意上不太划算,但是救人需要。不远处建了一座新桥,去年有一个人跳水,等他划皮划子过去,人已经死了,他心里好长时间很难受。他说,有了快艇,只要看见有人跳水或溺水,就肯定能救上来!(内蒙古日报记者 吕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