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大年初三,记者从树林召镇出发,西行十几公里,来到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
新春的欢乐,弥漫在这里的家家户户。在黄河岸边一排排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有的农牧民在采摘成熟的果实,有的在注水灌溉,有的在锄草施肥……他们在温室大棚里欢度春节。
陪同我们采访的负责人介绍说:“农牧民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已经认识到,土里生金,还得靠‘脑筋’,靠科技,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路子。”
展旦召苏木是达拉特旗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处于黄河冲积平原的沿河现代农牧业经济发展带上,土地极其利于种植蔬菜。按照蔬菜正常生长周期,该地区蔬菜采摘主要集中在7、8、9月,恰恰是南方和山东、河北等地蔬菜青黄不接的时期,为这里发展蔬菜产业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在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避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展旦召苏木党委、政府有计划地扶持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和健全了一个完善的销售体系。目前,该苏木正式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有23家,入社会员达到1000户左右。
种植户柳玉莲一边采摘青椒,一边高兴地说:“种植蔬菜的原动力是让我们增收致富。以青椒为例,每亩平均产量约8000-10000斤,每亩纯收入3500-4000元, 1亩露地蔬菜的收入相当于5亩玉米的收入,1栋塑料大棚的收入相当于10亩玉米的收入。”
该旗旗长吉格定说:“从今年开始,按照展旦召苏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陆续将现有20万亩耕地,通过二至五年的流转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粮食、牧草(以紫花苜蓿为主)、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达到2:6:1.5:0.5比例,逐步推进规范化、专业化的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实现蔬菜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新春新愿望,这里的农牧民期待,凭借呼包鄂经济圈“金三角”区位优势和自己的“脑筋”,把展旦召打造成为达拉特旗西部乃至整个鄂尔多斯市的绿色蔬菜基地。(内蒙古日报记者王玉琢 通讯员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