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北疆先锋】侯家营子村:党建引航产业富民
 

  “目前,合作社种植的绿色无公害和有机新鲜果蔬有3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呼、包、鄂等地,部分绿色无公害产品还远销港澳呢。”祁有师骄傲地说。

  祁有师是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达拉特旗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近年来,侯家营子村以“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模式为载体,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品牌,走出一条“党建引航,产业富民”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

  2006年,村领导班子意识到,落后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瓶颈”。他们抓住白泥井镇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区的有利时机,率先实施现代农牧业大型喷灌项目。全村3万亩土地,实施大型喷灌的就有2.7万亩,基本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为白泥井镇乃至达拉特旗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大规模实施现代农牧业喷灌项目后,村里大片土地实现流转,由种植大户、企业承包经营,一部分边角土地闲置下来。村党支部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决定将这部分集中起来发展设施农业项目。2009年,由本村党员带头发起并成立了达拉特旗绿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组织合作社组建了设施农业党小组,把党小组延伸到产业链中。在党小组带领下,本村农户共同参与设施农业的管理和运行,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为合作社会员,每半年参与一次分红。目前该合作社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由于传统种植业利润越来越小,村党支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该村先后引进几家公司在本村种植供港蔬菜8600亩,种植紫花苜蓿5000亩,实施苗木繁育2400亩,种植马铃薯、玉米2400亩。为了延伸产业链,引进一家公司建成9100平方米的蔬菜恒温保鲜库和泡沫包装箱厂,解决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蔬菜包装问题。至此,供港蔬菜“基地+仓储物流”的模式初步打开鄂尔多斯市优质叶类蔬菜销往南方市场的大门。

  2013年,绿源合作社800栋日光温室全部投入使用,又新建大棚450栋,年初还在达拉特旗开设了2个蔬菜直销点。这几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是该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记者 郝雪莲)

[责任编辑 赵静 ]

绚丽·鄂尔多斯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小药箱承载“大卫...
关注留守儿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游牧文化成拍摄焦点
嘎查自办那达慕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