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尽责圆梦 > 理论评论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坚持不懈增进民生福祉——实干拼搏尽责圆梦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更是让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实现这些梦想,关键在于通过实干,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福祉。

  党的十八大着眼于人民幸福,描绘出了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自治区党委提出“8337”发展思路,最终指向就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幸福。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百姓的幸福梦。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靠保障和改善民生积微成著。

  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是我区追梦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民生任务。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重点和难点就在贫困地区。目前我区正在开展的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工作,点亮了全区最贫困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梦想;“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让离中国梦最远的群体看到了希望。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真心扶贫兑现承诺,贫困就会逐步消除,幸福就能触手可及。

  能否准确把握民生脉动,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更多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信念。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民生问题千差万别。对各类民生问题,就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打造幸福生活的安全网,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民生诉求不只是衣食住行,还有社会的和谐安宁,不仅有物质丰富,还有公平正义。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公平的权利、机会和规则面前成就个人梦想,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民生之本、梦想之源。

  随着中国前行的脚步,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区改善民生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大、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全面实行、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一项项保障民生的举措,一份份改善民生的努力,已经在内蒙古大地上汇聚成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奋斗的强大合力。这不仅为梦想照进现实铺就了基石,更将发展的力量凝聚在梦想的旗帜下,让全区2400万各族群众底气十足,在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征程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绚丽·鄂尔多斯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小药箱承载“大卫...
关注留守儿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游牧文化成拍摄焦点
嘎查自办那达慕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