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种植大户李武年纯收入可买奥迪Q7
 

  巴林右旗大板镇麻斯塔拉嘎查牧民李武,依靠膜下滴灌技术,承包的1200亩耕地亩产由2001年不足400公斤猛增到2012年的950公斤,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

  他家承包的1200亩耕地有机电井6眼,先后使用过大水漫灌、管灌和半移动式喷灌,好年头亩产也仅达到600公斤。在巴林右旗这个十年九旱地区,这个产量曾使他感到非常满足。2011年该旗开始实施玉米膜下滴灌,在水利、农业、农机部门的帮助下,他带头使用最新灌溉技术,当年亩产达到800公斤。2012年,他对部分种植措施进行改进,亩产又达到950公斤,逼近吨良田。

  去年他种的玉米由于籽粒饱满,成色好,今年2月按每斤1.07元的价格卖给巴林右旗粮库。“我这两年,每年纯收入可买1台奥迪Q7,靠的就是膜下滴灌。这膜下滴灌可真是个好东西!”李武喜滋滋地说。

  他的主要做法是:一是科学整地,播种前深耕40厘米左右,旋地2遍,达到土碎如面的效果。二是科学选择玉米品种,生育期不能过长。当地无霜期为128到130天,有效积温为2700℃,这两年他选择的品种是生育期为125天的玉米良种。三是合理密植,采用大垄双行。四是科学施肥,改变以往“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利用施肥罐溶解化肥再通过管道和滴管带进行“输液式”滴肥。五是科学灌溉,玉米播种后滴灌随机开始,第一次滴灌用水量不宜过多,根据土壤墒情,能满足出苗即可。蹲苗期不宜滴灌,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以后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再滴灌,一次亩用水约15-20立方米,全生育期用水量在80立方米左右。

  李武如今成了该旗靠膜下滴灌致富的带头人,周围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取经,有的愿以土地入股加入他创办的牧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15户,膜下滴灌达到3000余亩。(那达木德)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嘎查自办那达慕
绚丽·鄂尔多斯
异彩纷呈皮画展
田间学校
内蒙古进入旅游旺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游牧文化成拍摄焦点
多彩西乌珠穆沁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