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主体,在不同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有不同的任务。在经历过本世纪10余年经济高速增长,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基础不断巩固的发展历程后,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有4个基本含义。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它包含整体上加大工业和服务业在我区经济以及各盟市、旗县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降低原材料、资源型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四方面。
二是产业协同。要促进农牧业与农畜产品加工业,资源开发与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力生产与发电及输变电装备安装制造,能源与高载能产业,原材料生产与产业链高端产品生产,服务业与工业、农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农牧业建立质量标准化、数量稳定、集种植收储运销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构建适应规模化生产以及与加工业有效对接的农牧业生产组织,支撑我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的稳定发展,形成农牧业产业化体系,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依托我区矿产资源开发,尤其是煤炭生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及加工的产业优势,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洗净煤生产、精煤生产和煤炭深加工体系、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现代农牧业配套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形成更大范围的关联产业群,通过关联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农牧业、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产业升级常态运行;提升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装置、高效能燃煤锅炉、电力减排设备设施的制造、安装、维护生产水平,支撑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发展我区现有各类原材料生产的后续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展产业链,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促进煤电联合,构建电力与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发酵工业、氯碱化工、云计算等需要稳定电力保障的行业联合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发展煤化工与氯碱化工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化工材料、化工建材与煤、碱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选择中,重点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形成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文化支撑旅游发展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充实工业设计能力,发展节能产业,扩展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区“五个基地”建设的服务能力。
三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做大做强畜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国家不断收紧环境保护要求的总体趋势下,加大清洁化生产覆盖的范围和深度,建立以园区为主战场的减排统筹服务机制,以企业为主力的节能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园区,将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点,建设成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清洁产业点。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电力产业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磷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开发综合治理措施促进煤矿环境恢复,减少水资源浪费;发展生态农牧业,减轻现代农牧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形成低碳化的经济体系;发展支撑低碳城市、低碳农村牧区的产业体系,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加快信息化在产业体系建设、城镇化建设、生态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低碳城镇为载体,以生态化农牧业、清洁化工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