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常福女士每天都乐呵呵的。她对记者说:“虽然我40多岁了,但现在每月工资有4000多元呢!”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是个只会洗衣服、做饭的家庭妇女,丈夫在工地打零工,还要供孩子念书,是个典型的困难户。
今年春天,常福在乌兰察布市乌兰美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免费接受了世界顶级“菲俑”家政服务培训后,被北京一家大型医院聘为母婴护理工。现在,她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据统计,仅2012年,该市就新增剩余劳力7万余人。如何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如何实现人人有就业岗位、家家有经济收入?这些问题摆在了市委、政府面前。
该市以“8337”为重要遵循,经过调研,走出惯常的、简单的劳务经济发展圈子,创造性地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全力打造品牌,以提高素质、增强技能为抓手,不断开拓就业市场,积极化解就业矛盾。
上马工业大项目,拓展就业新岗位,让剩余劳动力人人有工作。该市专门会议召开后,各旗县区紧急行动,一场大招商、大引资、大就业的战役就此打响。截至6月底,该市上马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44项,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
兴办园区,增加就业承载力。该市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目前园区工业增加值已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5%。该市还紧紧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全力建设煤炭、马铃薯、皮革“三个交易中心”,重点发展8个物流园区,仅集宁现代物流园的国际皮革城就实现就业2000人。遍地开花的产业园区,为剩余劳动力安置拓展了广阔空间。
兴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使剩余劳动力成为“上班族”。目前,该市已建成农牧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集团公司2200个。实行土地流转的农民,就地转身成为现代农牧业基地的“工薪人员”。
实施“金蓝领”培训计划,以“乌兰美”为品牌依托,使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和市场向高端发展。今年,由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妇联、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共同筹建的乌兰美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依托院校搞培训,依托公司促就业,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服务、劳务输出为一体,现已培训公益性家政服务人员500多名。该市各级职业技术学校也立足当地产业,开展免费培训服务。目前,该市“金蓝领”计划已培训高技能人才12.4万名,就业率达100%。
此外,该市还创新管理方式,率先在乌兰察布籍打工人数密集的呼和浩特市设立劳务服务中心,并聘用30名协理员,专门负责介绍用工、鉴定职业技能、新农合续保、养老金办理等事项,并协调当地劳动部门解决劳动纠纷,切实保障外出打工者的权利。(记者皇甫美鲜 方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