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兴安盟边防支队乌兰毛都派出所与当地牧民共建的事儿
内蒙古新闻网  13-09-18 16:06 打印本页 来源: 兴安日报  
 

  乌兰河畔驻守着一支派出所——兴安盟边防支队乌兰毛都派出所。干警们以草原为家,以牧民为亲人,军警与亲人真正的成为了“一家亲”。干警们被称为草原上最可爱的人,派出所也成为了草原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民族团结共建的旗帜。

  牧民心中温暖的名字

  这座边防驻队成为了草原上一支流动的亲情帮扶队伍。他们一边发挥着维护草原治安管理的职责,一面肩负着军民团结共建草原的重任,而边防派出所也已经成为了牧民心中温暖的名字。

  干警们平日里不仅为牧民办理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还在各方面真情帮助牧民生产生活。

  乌兰毛都苏木是牧区,也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辖区人口95%以上都是蒙古族,各牧业生产点相距较远,乌兰河嘎查最远的牧业生产点,距离派出所驻地有100多公里远,跑远路工作是他们的一个常事。在记者到达时,教导员李正贵早6点多就去到几十里地外的萨仁台嘎查调解一桩兄弟两人草场纠纷的事儿去了。

  派出所根据当地牧民野外生产点分散的实际情况开辟更多渠道为牧民服务。他们开展了24小时户籍服务业务,并与嘎查联合成立了便民代办点,今年,截止目前共办理户籍业务120次,嘎查代办23次,极大地方便了牧民。

  每年春季接羔季节是牧民最忙的时候,这时,派出所安排战士前去牧业生产点帮助牧民拉草、买米买面,添草加料,做些牧业生产的活。即使是在平时,牧民有什么困难,如有牧民生病了,或者家里缺粮食了,开的车没油了、坏了,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派出所。

  勿布林嘎查的62岁阿拉坦布和老人是80年代从赤峰搬迁过来的,家里没有牧场、没有固定经济收入,老伴还常年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家庭十分贫困。他家成了派出所接力帮扶的对象。从1989年开始,所里就为他家送米送面。1992年,官兵们捐资买砖帮助他建房子。不论官兵怎么换,但是帮扶的脚步没有停止。前两年阿拉坦布和的两个女儿同时考取了大学,欢喜的同时,学费又愁坏了阿拉坦布和,正在此时,派出所又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资助为每个孩子5000元,三年来,共资助了3万元。

  受到感动的不止是阿拉坦布和,当地的牧民、过路的牧民,生病的牧民,没有不得到他们帮助的。草根台嘎查牧民宝音达赖,就是在派出所官兵的帮助下治好了病。宝音达赖由于个人感情问题受挫,患有精神病,常常是留着一头长发,披着一块黄布,手拿一根木棍走到街上砸商铺、打人。一时间他成为了牧民议论的焦点、害怕的对象。一次他还打伤了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派出所派出干警带着宝音达赖去赤峰、洮南看病。经过半年的治疗,他的病有了好转并出院,现在不再出来骚扰牧民了。

  民族团结建设的生力军

  乌兰毛都派出所有着几十年的军民共建历史。几十年来,爱民固疆成为了植根派出所干警心中永远不变的信念。派出所借助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坚持将经常性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在辖区群众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经常组织民族团结事迹报告会、联欢晚会,还自学医疗、科技、文化等相关知识为少数民族服务。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使牧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

  在2012年,民警通过“三访三评”活动,深化“大走访”活动,深入辖区牧业生产点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在牧民好斯巴雅尔牧业生产点,他8岁大的女儿乌日汗静静地听着民警讲述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故事,突然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本宣传册,指着那些插图说:“警察叔叔讲的都是这些人吧,我爸爸给我讲了很多次......”原来这本宣传册是三年前责任区民警小胡到好斯巴雅尔家走访时发放的。民族团结的思想就像草原上一棵棵生命力旺盛的黄榆深深扎根在了牧民和民警的心中。

  一提及乌兰毛都派出所,乌兰毛都中学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是那样的熟悉、亲切。乌兰毛都中学是派出所联创联建的单位,为学校开展法律和消防知识的讲课活动,并要求师生参观营区建设。在每年新学年开学之初,派出所都要到学校为新入学的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几十年来,这已经成为了一件雷打不动的事情。通过军训,学生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乌兰毛都派出所十分关心困难学生生活。多年来为困难儿童捐款捐物1.5万元。每逢中秋节,派出所还把住校生接到派出所,买上水果、月饼和孩子们一起过节。派出所新所建成之时,学生们也热情地去帮助民警打扫卫生,学生就把干警当做了好朋友,大家相处得是那样的愉快、幸福。(记者 杨淑清 通讯员 张永志)

[责任编辑 梁亮 ]

美好梦想 安全起步
白菜丰收
军训
煤矿棚户区居民迁...
葡萄园里欢乐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美如画
安全过冬有保障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