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 > 经济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兴安盟:出台实施8条政策措施 真金白银助非公企业健康成长
 

  乌兰浩特物流园,2013年预计销售收入超过一百亿元,将实现“百亿”园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园区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上缴税金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朱浩宇摄

  “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600万元贷款为企业做大做强注人了一股活力,对我们来讲如久旱逢甘露!”11月27日,内蒙古蒙犇有限责任公司田庆军的一席话,道出了兴安盟所有非公企业企业家们的共同感受。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非公企业就是推动发展的理念,让非公经济“坐正席、唱主角”,促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让非公经济领跑县域经济发展”兴安盟委书记苗银柱深思熟虑地说。

  作为欠发达地区,兴安盟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发展、富民兴盟的战略任务来抓,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调研100家私营企业、走访1000个个体工商户等“两个一”非公经济大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调查,查找了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类问题,参照自治区“70条政策”,结合兴安盟实际,出台实施《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破除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在财政投人、税收减免、金融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放宽市场准人、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行无障碍准人、无刁难审批、无推诿办事。凡是国家和自治区下放到盟级的审批权,除另有明确规定外,兴安盟一律下放到旗县市;凡是国家和自治区没有设置行业市场准人门槛的,兴安盟不另行设置;凡是国家和自治区没有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兴安盟一律不得另行收取。

  ———设立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盟本级筹措3亿元,集中用于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劳动密集型等中小企业发展的贷款支持。

  ———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盟财政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设立贡献突出企业奖励资金。盟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2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奖励贷款额度大、存贷比高、授信用信大、当年新增贷款多的金融企业;纳税多、增幅大的企业;投资额度大、成长性强的招商引资企业;国家和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和自治区民营企业50强的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名牌产品、自治区著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的企业。

  ———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盟财政安排资金1亿元,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引进和支持高科技人才来兴安盟创业发展。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从2013年10月1日起,对在兴安盟境内经营的现有和新办的个体工商户免征一切税费;对小微企业实行每月扣除2万元经营收人后征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重点企业提供土地优惠。重点企业用地挂牌价高于旗县市政府与企业协商价的部分,允许旗县市政府返还给企业,推动招商引资企业和更多更好的项目尽早落地,以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回报。

  8条政策措施的出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兴安盟非公经济企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家中小企业都表现出十足的信心,纷纷认为迎来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的春天,他们说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再是梦!(记者 胡日查)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可追溯羊肉受消费...
北梁表情
流传700多年的蒙古...
冬季消防演练
汉字听写比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黄河内蒙古段出现流凌
单车婚礼 低碳时尚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