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飞在查找当年的改革报道资料。记者 皇甫美鲜 摄
隆冬时节,走进因改革成名的察右前旗政府所在地土贵乌拉镇,鲜有高楼的街道,依稀可见20多年前的影子。
记者在走访一些机关单位时发现,这里的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情十分高涨,他们把当年的综合改革与中央此次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统筹思考,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1990年的综合改革是完全正确的。
1990年5月,我区作为国家机构改革试点省区之一,在原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全区旗县综合改革现场会,决定在各盟市15个旗县市区开展以“精减上层、充实基层、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旗县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向“小机关、大服务”格局转变。
为什么选择在察右前旗召开全区旗县综合改革现场会?时任察右前旗报社社长的李玉飞是该旗出了名的收藏者,他边翻找当年的报纸边说:“察右前旗的改革是逼出来的,是自己下决心进行的一场改革。我清楚地记得,1990年全旗财政收入仅有1600多万元,吃财政的人员多,大多数企业亏损,机关干部连工资都发不了。我当时担任旗委书记韩振祥的秘书,每天都收留各地有关改革的报道,韩书记便在报道的空白处批注。没有现成的经验,全靠摸着石头过河。”
档案资料、报纸都清晰地记录着该旗当年的改革历程:行政事业单位精减机构,消肿减肥,充实基层,使人浮于事、办事拖沓的状况得到改变。如将农委下属的18个事业站撤销,合并为4个总站和1个总公司,有300多名干部到村任职;工商企业围绕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突出搞了集资入股和风险抵押,使一批企业起死回生;农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搞了以“两田”(口粮田、责任田)分离为中心的土地制度建设,建立投入机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了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建起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时任察右前旗政府办公室主任的石六九感慨地说:“我那时刚刚30出头,是改革的受益者,在改革中走上领导岗位。当年的改革犹如壮士断腕,几乎涉及全旗所有单位,成绩也是惊人的。经过改革,全旗政府系列单位由49个科局委办精减为37个,改革的目标达到了。到了1994年,财政收入达到2338万元。”他坚定地说:“当年的改革影响深远。现在,党中央下决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强化为基层、为群众服务,才能增强干部的责任感。”
华灯初上,小镇街道两边的商铺户户透出明亮的灯光。23年前经历过“前无来者”改革洗礼的察右前旗人,今天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到来!(记者 皇甫美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