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8337"发展思路系列报道03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非公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也为我区着力发展非公经济指明了方向。
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委会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等内容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内蒙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着力发展非公经济再注“强心剂”。
为此,对于正在深入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内蒙古来说,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现状到底怎么样?如何在认识现状的基础上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我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8337”非公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2013年,在着力发展非公经济中,内蒙古加大规划引导,细化政策支持,强化项目支撑,严格考核落实,非公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1.74万户,同比增长11.79%。其中私营企业16.05万户,同比增长11.72%;个体工商户105.40万户,同比增长11.86%。非公经济注册资本(金)达到9737.44亿元,同比增长13.41%。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达8575.94亿元,同比增长16.65%;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达483.72亿元,同比增长21.82%。
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从业人员达到413万人,同比增长23.62%。如果加上季节性用工、摆摊设点摊贩和自由职业者,全区非公经济领域就业人员接近500万人。全区非公经济领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4万人,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5%以上。
对全区经济发展贡献突出。今年1-8月,全区完成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024.94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3.71%。经初步概算,全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占同期全区GDP的50.7%。全区80%以上的旗县(区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当地GDP的75%以上。累计实现税收收入115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70%。非公经济领域完成进出口额62.07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71.55%。其中完成出口额18.40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66.86%;完成进口额43.64亿美元,占全区进口总额的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