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减少 民生支出增加全年公共财政支出预计增长8% 达到207亿元
2月24日,记者从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为62亿元,增长7%;公共财政支出预计增长8%,达到207亿元。在去年公共财政有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各项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的基础上,今年我市财政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财政在全市整体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
2013年,八项民生支出134.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1%。
教育支出22.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11亿元
农牧林水事务支出33.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2.1亿元,节能环保支出6.8亿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亿元
增加支出
民生发展足额安排
今年,民生支出依然是我市财政支出的重头戏。 2014年,我市将继续坚持新增财力重点向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八项民生工程倾斜,切实做好农村牧区社会发展“十个全覆盖”工程情况摸底和任务分解,执行落实好草原生态奖补、粮食直补、综补、农机具购置、农业保险补贴等惠农惠牧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我市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全区推进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金川北路、河套大街剩余路段开通;加大对棚户区改造、14个城镇出入口、19个集镇和100个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的支持力度。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三化”协调发展
2014年,我市将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线,力促“三化”的协调发展。
工业方面,我市将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对沿山工业园区冶金、化工、电力等产业的支持,加大对套区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无污染产业的投入;全力保障市委、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政策的适用范围。
农业方面,继续加快设施农业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积极支持10个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3个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350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加快360万亩“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基地建设,重点支持13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实施和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建设。 城镇化建设方面,支持双河新区、先锋新桥、河套学院新校区主体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四堆”(垃圾堆、柴草堆、土堆、粪堆)清理力度,加强城镇绿化、供热、供气配套管网建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
减少支出
市本级三公经费再减5%以上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相关要求,2013年我市严格把握标准,强化制度执行,全市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对预算安排的公务经费压缩5%,其中压缩三公经费达41%。 2014年,我市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除救灾等应急支出外,减少支出预算追加事项;继续压缩三公经费、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做到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公务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市本级三公经费要在2013年基础上再压缩5%以上,节约下来的资金重点用于民生事业。 (巴彦淖尔日报记者王紫丁)
链接
2013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7.9亿元,增长16.8%;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7.6亿元,增长8%;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92.3亿元,增长5.2%;全年全市公共预算总财力为213.9亿元,与各项支出相抵后滚动结余19.7亿元,净结余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