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把鄂温克草原包裹得严严实实。
整个正月里,鄂温克族牧民胡格吉乐一家每天都会早早熬上奶茶,煮上羊肉,招待不断登门的亲朋好友。窗外不远处,是胡格吉乐的马群,200多匹马在雪地里撒欢尦蹶,蔚为壮观。
48岁的胡格吉乐家住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白音嵯岗苏木阿拉坦敖希特嘎查,属马,爱马,养马。胡格吉乐养马养了30多年,一心想培育出草原上最好的马。为此,他斥巨资第一个在鄂温克草原上引进英纯血马,又联合苏木30多名牧民组建了白音嵯岗马业协会。他还对草原上传统的养马方式进行了改革——给马补饲、加料。所以,他的马个头大、品相好,屡屡在“选美大赛”中获得殊荣,创出了单匹马卖出12万元的高价。
养来养去,胡格吉乐还是对本地马情有独钟。在胡格吉乐看来,本地马耐寒,适合当地气候;聪明,无论多远的路,走上一趟就能记住;耐力超强,30公里以外,英纯血马绝不是对手。“有一年秋天,我卖到扎兰屯一匹马,谁想第二年春天,这匹马竟然自己走回来了,300多公里路呢!你说这马聪明不聪明”?
卖种马和赛马是胡格吉乐的主要收入,一年大概有十几万元,加上养牛羊的收入,胡格吉乐一年入账三四十万元不成问题。“这几年,旗里对养马很重视,鼓励牧民养好马、发展马产业,养马的效益越来越好,我们协会已经有4000多匹了。”胡格吉乐自豪地说。
从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锡林郭勒盟看望牧民、出席那达慕的新闻,胡格吉乐兴奋不已:总书记对牧民生活这么关心,对草原传统文化这么重视,养马肯定大有前途!
“封赛”已久的胡格吉乐如今有了新打算:重新开始选马、训马,用上几年时间,培养出几匹高水平的赛马。“2017年是自治区70年大庆,肯定会有大型的民族运动项目,到时我要亲自带着我的马去参加比赛,争取拿上个好名次!”新春来临,胡格吉乐还有更“宏伟”的构想:白音嵯岗林草丰美,民风独特,又有养马的传统,呼伦贝尔机场也要迁到苏木附近,搞一个以马文化为主题的草原旅游项目,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这想法是刚有的,还得好好掂量掂量,一旦干起来,你们可要常来作客啊!”胡格吉乐向记者提前发出邀请。(文/江新辉 布日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