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 > 社会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山沟沟里的“世外桃源”
内蒙古新闻网  14-02-27 16:1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不要说这里远离城市,就是离最近的乡政府也足足有二十多公里,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里“诞生”了一个世外桃源,那就是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莫旗卧罗河办事处的龙河村。2月22日记者走进了龙河村进行采访。

  要说龙河村的变化也只是几年的光景,5年前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龙河村农民戚英明,这几年可是翻了身。当年他家那低矮的茅草屋不见了,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彩钢房展现在眼前。老戚说:“当年我来这里是从尼尔基镇走了3天才到的,后来乡里通了客车进城也得一天时间。现在用不上两个小时,出门上车,下车进城。过去一年要在农田里干半年农活,现在只要40天。”

  村民赫长娟家里的变化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家原来在自然屯开了个小商店,房子低矮、潮湿,再好的商品摆进去也看不出好来。3年前,我们从自然屯整体搬到龙河村后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继续开综合商店。去年,村里盖了楼房,我家买了一个门市,现在重新开业的超市商品琳琅满目,生意红红火火。”村民邓德照家原来住的是草房,屋里整天黑漆漆的,一听说谁家进城买楼房了,就羡慕得不得了。今年过春节他家也住上楼房了,他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咱在山沟里也能住上楼房,而且每平米才花1400元,我们就是自己盖房子,每平方米成本也得达到1500多元。”看把他高兴的,说话都显得比以前有精神头。

  要说龙河村的变化真是太多太多,5年多的时间里,水泥路通进了村,按上了路灯,电话安上了,电脑用上了,有线电视看上了,吃上了自来水,图书室、卫生室、幼儿园、广场全都有了。说起这些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杰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说:“龙河村的变化首先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被人们视为皇粮国税的农业税被取消了不算,紧接着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新农合等十几项优惠政策连连出台,科技特派员来指导我们种地,优势重点项目在村里推广了。村两委班子脚踏实地做事情,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用老百姓的土话说,这叫人和心,马和套,说白了就是人心齐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不春节没过几天,村里领导就坐在一起商量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事,计划要扩大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肉牛饲养,争取全村人均收入五年内再增加一番。” (记者 蒋希武 李金梅)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骑马上路引行人侧目
大学生返校
“收心”备战开学季
维和官兵比武话别
踏雪闹元宵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斑斓的马
两会前夕时政类书籍受关注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