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化大院里把二人台唱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  14-09-02 16:04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新闻网  

  

  土右旗,一文化大院正在红火演出。

  土右旗举办二人台艺术节的这几天,萨拉齐镇建新村呼二白文化大院特别热闹。原本,在土右旗可以说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句。现下,第三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举办文化大院风采大赛,从民间征集高手,为喜欢二人台的朋友提供了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

  一些热爱二人台艺术的群众,别看有的已经年过半百,可一招一式依然有板有眼。他们带着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参加文化大院风采大赛的展演晚会,带妆排练,劲头十足,那个火红热闹劲儿就更别提了!

  从乡村演到全国

  爱火红,喜热闹,呼二白文化大院的参赛队是由一群酷爱二人台的业余演员组成,她们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已经60岁了,她们用半年时间编排了一支相当有范儿的二人台扇子舞。听说要去比赛,很多村民前来助阵,爱好二人台的大妈们有了登台演出的机会,各个都喜笑颜开。

  为了能有更好的表现,编导郭双燕可谓格外上心,对节目的每个细节都要盯对。郭双燕说:“我们准备这几天就联排,每天加班,得不得奖的无所谓,就是想参与这个比赛,给大家提高一下表演技巧。”

  事实上,作为呼二白文化大院参赛队编导的郭双燕是土右旗乌兰牧骑歌剧团的一名演员,因为喜欢二人台,退休后就自愿给镇上的文化大院义务辅导,编排节目,发挥余热。她告诉记者,最早时候文化大院里只有2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到50多人,文化大院水平提高了,知名度也大了,一年演出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场,积攒不少人气,参加文化大院风采大赛势在必行,她们还收到了中国二人台会演的邀请,土右旗的文化大院开始登上全国舞台。

  郭双燕说:“我们就想去试一试,拿出咱们这儿的土特产来,去那儿试一试,不管得不得奖,我们心里高兴。”

  群众登舞台成主角

  记者了解到,二人台艺术形成于内蒙古敕勒川地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优秀民间艺术曲种。目前在土右旗,民间自发组成的文化大院就有90多家,集聚民间二人台文化,推进了二人台艺术的传承。第三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上,文化大院风采大赛成为一大看点,老百姓登上舞台,成为主角,唱起他们喜欢的二人台。

  对于这次开展的文化大院风采大赛,无论是土右旗当地的群众,还是研究二人台艺术的业界泰斗,都一致叫好。这几日,在呼二白文化大院里看排练的许多二人台发烧友都乐不可支,家住土右旗萨拉齐镇建新村的村民张福对记者说:“这个年年比赛对促进咱们土右旗二人台发展大有好处,老年人有个娱乐的地方,又能弘扬二人台文化。”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二人台表演专业教授、内蒙古二人台学会常务理事、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的老师杜荣芳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道:“土右旗是二人台的起源地,我这次来看到这里的文化大院里都在唱二人台,把这种民间文化传承得特别好。这一方面说明这边的政府很重视,另一方面,二人台通过这种业余的形式来传播,对推动它的发展大有好处。”

  已经71岁高龄的杜荣芳老人还表示:“这儿(土右旗)是一个二人台的人才聚集地,许多搞二人台的人都知道,要想搞好二人台必须得让土右旗承认。现在二人台艺术已经荣登国家非遗的榜了,希望土右旗能够带动二人台艺术得以良好地传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 魏莉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