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时钟的指针还未指向7时,呼市体育局机关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泽江已穿了双好走路的鞋,背起包上班去了。只是今天他上班的目的地不是呼市体育局机关事务中心,而是清水河县宏河镇聚宝庄村;身份也不是呼市体育局机关事务中心副主任,而是清水河县宏河镇聚宝庄村“第一书记”。
刘泽江是今年市委向95个新农村示范村和57个“三类村”选派的驻村党员干部之一,也是即将上岗的152名村“第一书记”之一。
9月2日是刘泽江与来自市直单位和清水河县选派的14名“第一书记”在清水河县各村上岗报道的第一天。
当汽车驶进清水河县,刘泽江与车内的“第一书记”们暂停了交流,只身望着窗外建设中的清水河县,脸上或是专注,或是沉思。“我们来自不同单位,所去的村不同。能被选派为第一书记我们觉得光荣,但更知责任重大,我们的工作决不能驻而不实、蜻蜓点水。这一路大家都在交流上岗后怎样开展好工作”刘泽江说,他们中有些人没有在农村工作的经验,但他们知道走足了脚板子才能直接地了解鲜活的社情民意,一件实事一件实事的去做才能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所以他们做足了吃苦的准备。同时为了互助互扶,更好干好工作,他们还互粉了微信。
下了车,进入全市选派村“第一书记”到岗工作会议会场,一群脸上满是太阳晒渍的村支部书记们冲进了刘泽江等人的眼。
第一书记们上岗
会议结束,会场就热闹起来,“我是胶泥峁村支部书记······”、“我是祁家沟村支部书记······”说着话,各村村支部书记与“第一书记”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第一书记握住村支书握手,工作走起
“胶泥峁村贫困人口多,吃水困难······”清水河县宏河镇胶泥峁村村支部书记王存良向到岗的“第一书记”郝晓虎唠起了村里的情况,郝晓虎的笔头则快速地转动着,只怕遗漏了任何一点。
这边在介绍着、记录着,那边已经进村入户了。
“漂亮!漂亮!”到岗的“第一书记”贺鹏飞站在清水河县城关镇祁家沟村广场上环顾着周边新建的居民房不由感叹。“这些房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这个广场是咱们村最大的广场,以前这一片就是渠”清水河县城关镇祁家沟村村支部书记庞守军说着带着贺鹏飞走进了村里做月饼的小刘家。
“这房好住,可比那会租房好!”小刘的岳母呵呵说,她不懂啥叫“第一书记”,但打心眼里欢迎真正能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