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90后“小雷锋”传递正能量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1 16:1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原标题:我市小伙特木钦成为“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候选人—90后“小雷锋”传递正能量

  特木钦

 由新华社发起并主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突出“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的“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于10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候选者经过20天的网络投票将评选出10位感动人物。截至10月20日12时(投票截止时间),来自我市的90后小伙特木钦,以53447票和5.99%支持率在网络投票中排名第八。昨日,记者了解到了他传递正能量的故事。

  志愿服务贡献青春激情

  1993年出生的蒙古族小伙特木钦毕业于呼市第二中学,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三的一名学生,专业是法学。特木钦从小就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都说做好事一时易,长期坚持难。而特木钦在投身公益活动、传递青春正能量的道路上却能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

  据了解,2010年特木钦独自一人坐上开往上海的火车,为上海世博会做了3周的志愿翻译服务,回到我市后不久,特木钦被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星级服务队吸收为正式队员。从此以后,像国际那达慕大会、第十五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邀请赛、昭君文化节、街道宣传节能环保知识等公益活动中,经常能看到特木钦忙碌的身影。基于特木钦优秀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2011年,他被聘为内蒙古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星级服务队项目部副部长。

  2011年12月5日(第二十六个国际志愿者日),由呼市总工会、共青团呼市委员会、呼市妇女联合会、呼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共同举办的2011年呼和浩特地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组织、优秀志愿者服务活动支持单位颁奖表彰大会举行,特木钦作为入选的唯一一位中学生光荣地站到了优秀志愿者的领奖行列中。随即,由于特木钦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中业绩突出,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优秀志愿者”。并且,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将特木钦推荐为全国优秀志愿者。

  献出爱心播种希望梦想

  特木钦年纪虽小,但是对于公益事业的奉献却数不胜数,初中时,他3次将自己3000元奖学金捐给贫困学生;汶川地震等灾害,他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积攒的奖学金等捐出。他用于资助贫困和各种社会捐助以及帮助身边困难同学的款项已近7万元,还为贫困学生捐赠了两台电脑。

  2009年,特木钦从报纸上看到患有心脏病的父亲带着孩子李鹏举来我市打工的故事后,特意找到正在上小学的李鹏举,并为他送去学习用品和自己初中时得到的奖学金。2013年春节,特木钦利用寒假专程到李鹏举老家托县为他过生日,并将自己积攒的奖学金、零花钱等18000元捐给李鹏举作中学期间的学费。

  完璧归赵送还失物与希望

  2010年2月,特木钦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电脑包,打开一看里面有20000元现金和各种证件,特木钦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找到了这位失主。看到东西失而复得,失主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并拿出500元钱表示感谢,特木钦执意不肯收下。开学后,失主找到学校并请学校转赠他500元,特木钦当场就将钱捐给了学校红十字会。

  然而如此多的爱心行动从未影响过特木钦的学习,高三期间的8次考试中,特木钦7次排名全年级第一,全市会考排名第一,全市高中毕业考试文理科排名第一……2012年9月,特木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在我的印象里,特木钦一直就是一位乐于助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为人正直,充满正能量。对班级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能力也强,深受老师及同学们的赞赏,是班内和校内的道德楷模。”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市二中团委孟书记这样评价特木钦。

  据了解,如今的特木钦以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奉献与坚守。因为封闭学习,记者并没有联系到远在北京读书的特木钦,但是一个个助人为乐、心手相牵、拾金不昧、慷慨解囊、济难扶困的事迹却深深地感动着记者,祝愿特木钦在这条充满正能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 魏莉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