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四个一”重点惠民工程 > 十个全覆盖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四个一”工程温暖在群众心坎上
内蒙古新闻网  14-11-18 09:5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日报  

  今年以来,呼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四个一”重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加快推进第一批350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继续发放好一吨“暖心煤”,确保全市低收入农民每年有取暖煤;贫困大学生就学补助除全面落实自治区规定的1万元外,对低保以外其他贫困大学生每年补助6000元;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力度,确保全市每一个“零就业家庭”有一人稳定就业。“四个一”重点民生工程的实施让困难群众得实惠真受益。

  和林县经济开发区白彦兔村通过旧村改造建设的新农村。

  “十个全覆盖”筑起村民“安乐窝”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各家各户,一座座砖瓦房掩映在绿树间……“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让和林县东沟子村的面貌大变样。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家破窑洞、土坯房会变成亮堂堂的砖瓦房,还享受到国家1.6万元危房改造的补贴资金,‘十个全覆盖’政策就是好! ”看着自家的新房子,村民朱建军乐得合不拢嘴。

  为百姓修缮旧房、解决行路难仅仅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两个方面,东沟子村还改造了卫生室、自来水管网,新建了文化室、公共厕所、垃圾池等。

  今年以来,呼市下大气力实施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计划投入资金74亿元,利用3年完成全市965个行政村所在地“十个全覆盖”工程,其中新农村示范村207个。2017—2020年完成所有自然村建设任务。截至目前,今年确定的350个实施新农村示范村及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

  在新农村示范村及“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各级财政优先保证将新农村示范村和“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纳入预算,同时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推进。目前,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市本级财政补贴资金已到位17亿元。同时,呼市委、市政府加大督查考核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对“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和质量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领上煤补的土左旗上十里坡村民周存运正端上煤回家生炉子取暖。

   “一吨煤”热了炕头暖了心头

  “去年冬天,我家领到600元冬季取暖用煤补贴,买了1吨煤,家里感觉暖和多了,这不今年的又发下来,这为我们困难家庭解决了大问题。”土左旗毕克齐镇古城村村民刘三三高兴地说。

  64岁的刘三三家里有4口人,长子在外打工。次子从14岁就患上了糖尿病,如今30多岁,依然与两位老人一起生活,这让原本就很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的窘迫让刘三三依旧奔波在谋生的道路上,寻找一些轻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计。往年,快入冬时,因为买不起煤,刘三三就到处捡拾柴火,存储下来过冬取暖,冬季是刘三三一家感觉最难挨的季节。从去年开始,自治区实施的为低收入农牧户发放一吨暖心煤工程,让刘三三一家不再感觉到冬天的寒冷。

  与刘三三家一样,今年呼市23.9万户低收入农民领到取暖用煤补贴。记者从呼市扶贫办了解到,为了切实做好为低收入农户免费供应1吨冬季取暖用煤工作,呼和浩特市制定了详细方案,全市供煤统一采取现金发放的方式,发放标准为低收入农户每年每户发放600元,通过旗县区财政部门直接打入低收入农户“一卡通”账户。同时,还成立了由扶贫办、经信委、财政局、统计局、监察局组成的全市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取暖补贴及时发到真正需要的贫困户手中。

  赛罕区工作人员为低保家庭发放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银行卡。

  寒门学子不再为学费发愁

  家住呼市玉泉区的低保户王玉琴一家喜事连连:自己的女儿今年以525分的成绩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令全家人高兴不已。可每年5000元的学费又让王玉琴一家人犯起愁。“现在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政府部门给我们提供一次性4万元资助,这可是又一大喜事,真帮了我们大忙了。”眉头紧锁的王玉琴重新喜笑颜开。

  今年,呼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政策意见的通知》要求,对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类的新生一次性资助40000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的新生一次性资助30000元。资助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目前,呼市共有1475名大学新生享受此项资助,其中本科719人,专科及高职高专756人,共计发放资助资金5144万,全部通过银行卡发放完毕。

  同时,呼市从今年开始对本市除城乡低保家庭外,其他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年资助6000元。资助资金全部由市本级财政承担,已有235名大学新生享受此项资助,共计发放资助资金141万元。此外,呼市今年共有9532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共计5440.454万元。学生持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通过学校设立的贷款学生绿色通道顺利入学报到。

  兰彩霞在社区当上了社区就业服务协理员。

  “零就业家庭”保持“零记录”

  今年34岁的兰彩霞,在金桥开发区金桥社区居委会从事社区就业服务协理员工作。

  2006年,兰彩霞和丈夫从和林县舍必崖村举家搬迁到呼市市区安家落户。告别了靠种地过活的夫妻俩,到了城里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丈夫只好跟着别人学油工,兰彩霞就在家里带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一个家庭靠一个人打零工太不稳定了。丈夫有时候活儿多了,就能多挣点儿,冬天没活儿了,只能干坐着吃老本。没工作,生活就没有安全感。”兰彩霞说。

  去年,兰彩霞向户口所在的学府花园社区居委会申报了“零就业家庭”。不久,兰彩霞就接到了社区居委会的培训通知。今年7月份,兰彩霞得到了一份政府的公益性岗位,在金桥社区居委会正式上岗。每个月除了有固定的收入外,政府还给办理了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种保险。“平生第一次挣钱,第一个月发工资后给孩子买了蛋糕,这在以前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说起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兰彩霞很激动。

  今年自治区党委研究部署“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加大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呼和浩特市采取多项举措,将确认的“零就业家庭”从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解决其就业问题;对申报认定后的“零就业家庭”,可享受各项现行就业扶持政策;对每户“零就业家庭”指定专人帮扶,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并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帮助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此外,呼市政府部门开发的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也优先提供给“零就业家庭”成员。呼市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至10月,呼市认定零就业家庭54户,通过帮扶实现就业54人,始终保持动态为零。

  

  

[责任编辑 魏莉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