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化覆盖城乡】乌审旗全民尽享文化大繁荣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5 11:3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流动图书服务点图书更换工作

  ●流动图书服务点图书更换工作

  ●群众在阅览室读书

  ●小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在少儿图书室写作业

  ●学生在少儿图书室写作业

  乌审旗在文化工作上坚持“在形式上求突破、在深度上下功夫、在发展上创特色”服务理念,通过开展送文化活动、派遣文体特派员、举办特色文化活动等办法,推进了“三送五进”惠民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了优质文化覆盖城乡的乌审旗。

  独具民族特色的历史博物馆凝聚乌审旗文化活力、展现文化魅力

  乌审旗博物馆是2012年11月经乌审旗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的正股级建制,是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位于乌审旗嘎鲁图镇。现有工作人员7名,其中初级职称的有1名;现有馆藏文物54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6件;展厅占地总面积1822多平方米,是集乌审旗历史与文化收藏、陈列及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记者实地参观了乌审旗博物馆,在通史展厅,乌审旗文化局工作人员查苏娜向记者介绍,“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历史形成的重要特质,多民族文化的溶汇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乌审旗历史文化内涵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耕牧有融”。从先秦至元明,以至今天,这里既有阡陌田园,又有草间骑影;既有中原政权的衙台,也有北方游牧的穹帐,交相叠现,互补共存。

  15世纪末,蒙古鄂尔多斯部进驻黄河套中。鄂尔多斯部以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寝为神圣职责,祭祀古风流存广厚。清初,分封鄂尔多斯为六旗(后增置一旗),旗境为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因以“乌审”古部人群为多,俗以旗名,传衍至今。

  查苏娜告诉记者:“乌审旗地方文献展览有680多位的历史名人、历任领导、模范人物、文艺名人,展厅展出了其中130多位的名人和文学作品展290多部,里面还有80后的典型作家,这一展厅全面、系统而科学的展示了乌审旗的历史、人文、发展和精神,同时也凝聚了乌审旗文化活力、实力和魅力。”

  “蒙古族银器工艺”专题展示厅里还有工作人员在修缮,记者看到展厅里蒙古族银器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等,体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除此而外,乌审旗博物馆还有萨拉乌苏遗址专题陈列展厅、序厅、中国马头琴博物馆、乌审旗通史展厅等,全面、系统而科学的展示乌审历史、乌审人文、乌审发展和乌审精神,凝聚了乌审文化的活力、实力和魅力。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莉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